据新华社《了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李亚彪)大李是从河南省西部一个农村到东北务工的。大李的家乡是当地最贫困的偏僻山区 16岁就上不起学的大李来到东北 专门在城市中拾荒。他从扒垃圾箱开始 后来发展到买了一辆“倒骑驴”收废品 到现在已有整整16年了。

不想抢不想盗 活得也很有尊严

“现在我在郊区买了一块地 建起了自己的废品收购点 还购置了两辆货车、一辆小轿车。而刚来东北时 却只抽得起3毛钱一盒的湖北烟。”大李说。

在这座城市中的“破烂王”中间 大李的生活并不是最好的。他们中间有的买了商品楼房 有的甚至购置了奥迪轿车。

从事各种垃圾杂物收购的小周说:“勤劳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别看我们是捡破烂的 可我们心态很好。作为外来打工者 不想抢不想盗 生活很和谐 活得也很有尊严 不比别人差。”

现在大李、小周等人都拥有具备正规营业执照的废品收购点 并通过空车配货的方式往外地供货 利用地域差价挣钱。比如塑料运往河北 废纸箱运往山东和秦皇岛 废钢运往沈阳。“拾荒和废品收购是一个大产业 就比如市场上卖的玩具 塑料原料全都是从这里挑出来的。”一位废品收购人员说。

在这一行业中 多数人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据他们介绍说 整个城市中从事拾荒的有上万人 废品收购点有几千家 这一行业养活了许多打工者和下岗工人。“城市干净了 打工的人生活有了保障 zhèngfǔ有了税收 这大概就是zhōngyāng讲的社会和谐吧!”

城里人扔的“废品”都是宝

“城里人扔的衣服、家具 拿到农村都是宝贝。俺就不理解 城里人咋那么有钱。”在一条主要居住着高级知识分子和机关干部的街路上

✹须舟提醒:《暗黑破烂神》最新章节终于回家咧,赶紧码字,虚惊一场免费无弹窗阅读将第一时间在大米小说移动?版更新,记住域名damixs.me✹(请来大米小说移动?版?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靠拾荒为生的老孙天天围着垃圾箱转 结果把衣服、家具都“置办”齐了。可谈起城里人的浪费现象 他也感到痛心。

今年54岁老孙是郊县的农民 两年前 他和老伴跟着儿子到城里打工 扫过马路 现在是环卫临时工 边负责清理城市垃圾 边拾荒谋生。

每天早晨4时 老孙就起床到居民区各垃圾投放点清理垃圾。在分装垃圾的同时 老孙发现了其中有不少物品可以重新利用 于是便单独挑出来 有的自己用 有的卖掉。现在 老孙穿的衣服和裤子、戴的旅游帽 全是从垃圾袋中挑出来的。在老孙住的地方 还存放着一些居民扔在垃圾堆里的家具。有的木柜 老孙捡到后就拉回农村老家自己留着用。

作为临时工 老孙的月工资是400元 可由于在清理垃圾时捡到的一些东西可以卖给收废品者 这样一个月可以多增加近200元的收入。

“城里人扔的好东西越多 我们捡得越多。”老孙说 “我们最喜欢到一些家里正在搞装修的居民楼下收拾垃圾 一些小家具、装修的磁砖、纱窗、木板都能卖钱 在农村连根木棍都留着 起码还能烧火用。”

拾荒也怕“仇富”心理

在都市中 一批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通过拾荒、收购废旧物品改善了生活 甚至富了起来。可这些人却从来不敢张扬 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树大招风 引起社会上一些有“仇富”心理的人心态不平衡。当问起几家生活富裕、买起高档轿车的“破烂王”时 他们一再表示请记者低调处理 别在报纸上宣传。几位购置轿车的“破烂王”衣着依然很旧 一身农民工打扮 他们很少出入高档消费场所 有的甚至连家住哪里都不轻易透露给外人。

有一位“破烂王”说 过去扒垃圾箱一天能挣十几元钱 可人们没有想到“捡破烂”会发财致富。现在他们专营的废品收购站点 也都是在过去废品收购站点办不下去的情况下接收过来的 连营业执照都是原站点办的。

“现在挣了钱 有的人就眼红 别说行政执法部门总上门刁难 连社会上的一些犯罪分子也盯着我们。”他们说。

“破烂王”们认为 这几年来废品收购业越办越火 富了一批人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群体看好这个产业 纷纷挤进来“淘金” 市场比较混乱。其中一些违法犯罪现象也不少 给正规经营者制造了较大的风险与不便 需要有关部门重新规划管理。大家建议 zhèngfǔ应该重视这一产业 鼓励并支持废品收购站点成立行业协会 内部搞好自律 对外维护行业合法权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暗黑破烂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须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须舟并收藏暗黑破烂神最新章节终于回家咧,赶紧码字,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