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万历皇帝以“情”动饶这一席话,让李太后顿时牵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与思索。

自戚继光捅出来的棉衣事件后,她的父亲,也就是现在的武清侯原来的武清伯一家,好像短了水的秧苗,整日蔫巴巴的。

这两年武清侯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太好,也知道不受女儿欢迎,所以很少来宫中走动。

见了面也没什么话。

因此,李太后偶尔与父亲武清侯相见,看着父亲一副木讷拘谨的样子,心里头便很过意不去。

除了朱翊镠方面,这也是她为什么答应晋封父亲的原因之一。

她总想着欠了父亲一份情,却又不清楚到底欠的是什么。

现在听大儿子这么一,她才恍然顿悟般,哦,原来如此!

大儿子惦记着外公一家的遭遇,她这个做娘的当然感动。

但凭女人敏感的直觉,她感到儿子对戚继光的怨恨,又并非完全是为了替武清侯出气那么简单。

从万历皇帝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似乎隐藏着什么。

退一万步,即便大儿子是真心要替外公武清侯打抱不平,那也是可想但绝不可做的事儿,不能将怨气发泄到戚继光的身上。

因为在棉衣事件上,戚继光可谓仗义执言,而且她还知道,那是受到张居正的暗中授意。

武清侯毕竟有贪墨之嫌。

当时如此处置,的确如同张居正所料,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有效地遏止了官场上愈演愈烈的贪墨之风。

关键还有一点,棉衣事件都已经过去了六年之久,倘若现在予以纠正,让下人怎么想?

势必会引起朝野非议,下人会扪心一问:早不追究,晚不追究,为什么张居正一死,尸体还没有下葬,万历皇帝就要追究此事,为自己外公打抱不平贬黜戚继光呢?

这样是不是会让下人非议,张居正一手调教出来的英明之主,怎么忽然间就变成了护短的昏君?

李太后想了又想,然后以不容人质疑的口吻,道:“钧儿,戚继光你不能动,蓟镇总兵官必须是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第1918章 还是有知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