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小时的通话中,罗斯福与丘吉尔统一了观点。-

这就是,红俄战败,并不意味着美英也会战败,只要美国在一九四四年顺利实现战时生产计划,那么美英仍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只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英国必须坚持到一九四四年底,在一九四五年之前不能战败,不然仅凭美国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同时战胜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

显然,消极抵抗是行不通的。

虽然在此之前,美英当局已经取消了在北非大西洋沿岸地区登陆的计划,但是罗斯福与丘吉尔都知道,当务之急是设法在某个地方牵制住中德兵力,让中德暂时没有能力集中力量攻打英国。

这个地方,就是斯里兰卡。

短期之内,至少在一九四三年内,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可能攻打英国本土,而且意大利也未必会在年内把舰队派过去。更重要的是,德军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才能够把用在德俄战场的数百万军队抽调回来,然后还得花几个月的时间让这些军队进行休整,并且针对新的战场进行必要的编制调整。在此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仍然将以封锁与轰炸的方式来打击英国。

至于登陆英国本土,肯定是一九四四年下半年的事。

也就是说,短期之内,英国本土不会受到威胁。如此一来,也就不可能通过保卫英国本土来牵制住德军。

至于中**队,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已经尽到全力。

当时,罗斯福与丘吉尔都认识到,能够供美英做文章的,也就只有中东与南亚了。即英军必须在中东与南亚死守,绝对不能主动退却,不然中德势必会把庞大的兵力用到其他方向去。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英军在中东与南亚迅速战败,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很有可能提前启动攻打英国本土的作战计划。而且中国也会向欧洲派遣远征军,再加意大利,美英守住英国本土的可能xìng非常渺茫。

随后。在两国的高层会议,大部分高级官员与将领都承认这一点。

问题是,仅凭英军,根本不可能守住中东与南亚。甚至没有能力在这两个战场给中德军队制造足够大的麻烦。

拿南亚来说,当时驻扎在印度与斯里兰卡的英军虽然有一百多万,但是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大部分都是步兵,坦克战车不到五百辆。-作战飞机不到一千架,连口径在七十毫米以的火炮也不到一千门。要知道,中国陆军的一个装甲军,就拥有这么多重装备,而中国陆军在击败了俄军之后,能从大陆战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帝国风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帝国风云最新章节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