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看着进入门内的书生,面色微微一正。

国朝重士,对于读书人很是优待,若是有功名在身还可见官不拜。

再例如免除差徭、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上官。

往小了说,那是功名在身,往大了说,那就是阶级跨越了。

会稽县令看两人的打扮和年纪,应该是已经有功名在身了,两人所穿的儒袍至少是中了秀才的文人才能穿着的。

“你们是何人?与本案有何关系?”

对待这样的人,可不能像忽悠王时一样!

“在下山阴举子杨一杯,见过县令大人!”

“山阴举子王仁父见过县令大人!”

县令感觉这两人的身份似乎还要超出他的预料。

在科举之中难度最大的可不是金榜题名,而是荣登桂榜。

科举之中素来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倒不是说举人的分量比进士中,而是中举的难度和中举之后带来的阶级跨越更在进士之上。

相比于秀才,举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阶级跨越。

会稽县令就是举人出身,担任了一方学官,后来得到了补缺的机会,当上了一任县令。

而且看这两人的年纪未必没有机会金榜题名,无冤无仇之下,县令肯定也是先希望交好两人的。

“两位有何话要说?”

杨清源也不客气,直接开口道,“在下想请问县令大人,就是如此审案的吗?!”

来者不善,咄咄逼人。

县令原本温和的脸色也一下子沉了下来。

虽然这两人是举人,县令想要交好,但也不代表这两个读书人有资格在自己的面前指手画脚。

“怎么?你们二人对本官的审案之法有意见?!”

王华没有主动开口,只是看着杨清源说话。

虽然他是越州代刺史,但杨清源这个越州黜陟使才是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五品以下,不必启奏就可先行任免。

而且王华作为这县令的上官,也该避嫌。

“不是有意见,而是大人似乎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审案啊!?”

县令的面色更黑了,这个举子以为自己是谁啊!好大的胆子!尚无官身就更非议一县县令,简直猖獗之极!

县令一拍惊堂木,勃然大怒道,“大胆!难道本官如何审案还要你来指点!?”

不理会县令怒拍惊堂木的官威,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墨观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观澜并收藏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第一千零三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