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五十二月初九,在新年前夕,远在大明最西南的平南,这里的人们同样也在那里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而欢庆着。永平五十年的平南当地土著,早就完成了教化,他们无论是语言或是习俗都已经完全华夏化,即便是从相貌上,也很难分清汉人或者土人,现在他们都是明人。

位于平南城郊的皇家陆军军医学堂,是西南最重要的军医学堂,这所学堂的建立是为了研究热带疾病,在其建立的一百九十年间,这里的研究成果甚至直接促成了大明对南洋的分封,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所军医学堂,就没有南洋的华夏化。

这所军医学堂究竟做了什么,才一举让大明控制了这片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禁区的土地?

听上去很简单,就是“灭蚊子”。

在那个年代,医生对于疟疾等疾病都视为“瘴气”,正是这种恶疾阻挡了中原王朝南下的脚步,而对它的防治方法也是众说纷纭,甚至只能任由疾病侵袭,当时人们没有发现“蚊子是主要传播途径”的观念。南洋由于气候湿热,是天然的“传染病温床”,流行性的疟疾在这里极易爆发。

也就是这所几乎与平南城同年的军医学校,发现了这一“秘密”,而这一发现刚开始无疑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他们觉得这种“蚊子致病假说”纯属无稽之谈,仍坚持认为传染病是由热带瘴气引起的。

幸亏这一假说有一位支持者——兴乾皇帝本人直接批准了10万两的经费,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灭蚊运动”在平南城周围展开了。在军医们率领下4000多人组成的“灭蚊大军”,用一年时间在平南城中挨家挨户清理,并为门窗安上纱窗,在排水沟渠旁喷洒防蚊油,总共用了120吨杀虫粉、300吨硫磺,以及不计其数的防蚊油。

效果也是显著的,不过只是一年后,平南城周围的疟疾死亡率已降至1%以下。后来,分封诸夏,诸夏王城初建时也都坚持“灭蚊”,如此,大明才彻底的在这一地区站稳了脚步。

这天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武星连独自一人,正在认真地准备第二天学生上课

用的实验材料。

门被推开了,一股寒气吹了进来。钟星连抬头一看,是学校的总办李历清。他一进来就匆匆进来,开口便说:

“南山兄,云南省府衙急电,请你火速前往昆明。”

说罢,递给他一封电报。

“云南省府衙?”

武星连觉得有些非常意外,毕竟地方是地方,军方是军方。军医学校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大明铁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无语的命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语的命运并收藏大明铁骨最新章节第657章 走向新边疆(完本,新书《这个大明太凶猛》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