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其实也知道公布和珅的罪行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乾隆庇护了古往今来一个罕见的贪侫之徒也已经是一个事实就算他再有孝心再有心辩驳也不可能将这件事掩盖下去。他先前想做的也只不过是希望在乾隆出殡之前能够不受到某些流言的骚扰可是相对于乾隆的下葬和珅的行踪很显然更加重要。所以他不得不答应了刘墉等人的请求。

所为天下之大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和珅还在这个世界上几万万两白银的庞大数字就足以刺激到那些与之相接触的人。不管那些人会怎么做总比一丝风都不漏的强。而且各地的官府也会被那巨大的数字带动起来挥比平常强的多的力量。

可是嘉庆依然没有想到几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和珅依旧没有任何踪影。反倒是民间不知道何时起了传闻说和珅与何贵交好南洋又属海外岛屿万千所以和珅早就已经坐船南下躲进南洋去了。甚至于还有人预测和珅已经深入到了澳大利亚。结果这条传闻真就弄出了一股“下南洋”的风潮。

从嘉庆四年初先是大批的“民间闲汉”也就是传说中的江湖侠客们坐船进入吕宋由于吕宋一直处于军管状态这些人即使有心去找何贵问一问和珅的具体下落也没那个胆子真个儿闯进何贵的住处去。

所以就在一些非军事区暂时住了下来之后这些人因为不懂生产吃喝用尽之后又现船钱突然贵了许多回不去了只好留下找事做。这时候吕宋清军所公布的南洋的一些信息也就吸引了这些人地注意力……而有了这第一批第二批人南下也就没有多少犹豫的。尤其是又有消息说第一批人已经搜到了“和珅的藏宝岛”一个个都在南洋买了奴隶做了岛主成了土皇帝享起了清福这第二批就赶得更急了。是乎最简单的语言居然在短短半年内就召集了十数万人南下而等到嘉庆四年过完地时候这个人数已经疯涨到了近乎五十万。不过这个时候的人们已经不怎么在乎和珅的宝藏了。富庶的南洋吕宋方面的“专业指导”让这些人在南洋的生活比在内地好了许多。尤其是在南洋还没有各种官吏豪绅的催逼比内地又多了许多的自由这些人自然就更加不愿意回去了。偶尔有回去了也是将家里人接到南洋的居多顺便这些人也把南洋的美好转述给了家乡地人们。

中国地老百姓是最吃得苦的创业虽然艰难大多数情况下却比在家乡受苦要强。再加上清廷已经开了海禁南洋如今也名义上属于大清国的领土再有何贵等人的争取认为百姓南下有利于大清国对南洋所有权的巩固还可以缓解国内土地的供需关系。所以清廷一直没有禁止百姓南下。结果等到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发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古龙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古龙岗并收藏发迹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九章 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