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恨谢慎的人很多,譬如李太监的养子谭芳、譬如孙若虚、再譬如吴掌柜。

若是他们得知谢慎和族中叔、兄起了冲突,肯定会插一脚。

事情的真相根本就不重要,他们只会像苍蝇一样扑过来,将谢氏一族争取到少年的对立面去。

冷静了下来,谢慎便考虑如何处理这个隐患。

虽然他占着一个理字,但理智告诉他绝不能掉以轻心。

好歹前世也是研究明史的,无数名臣都是倒在了倒霉亲戚这里,谢慎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在大明朝,名声或者说名望对读书人来说绝对是最重要的。

国朝以孝治天下,若是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基本这个人的前途也就废了。

这个孝自然不仅仅局限于一房一户,对整个宗族的长辈也需要行孝。

其实谢慎现在面临的情况还不算糟糕,如果他来年乡试考中举人,估计还会有更多的亲戚赶来,争抢着把田亩挂靠在他的名下。

在大明,士大夫享有一系列特权,最重要的特权便是免除赋税徭役。

举人老爷作为半官,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官场,自然可以享受士大夫的特权。

谢慎前世治明史,也对明朝的土地问题进行过一番深入研究,在他看来对士大夫名下的田亩免除赋税绝对是一个糟糕无比的政策。

这个政策乍一看来起到了笼络人心,激励读书人奋而求学入朝为官的作用,可实际上却给大明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放在明朝读书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大量族人将土地挂靠在士大夫身上,从而免除赋税。朝廷收不上税,地契也被这些士大夫控制。

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士大夫只会对族亲收取象征性的税赋,再把土地“租给”族亲,但从大明律的角度看,土地已经完成了过户,换句话说完成了所有权变更。

一旦这些士大夫反悔或者说他们的子孙反悔,那些原本拥有土地的族亲就只得破产沦为真正意义上的佃农。

没文化真可怕,口头的契约是不具备法律效益的,这也是为什么晚明的土地全部集中在士大夫、皇室宗亲手中,而真正种田的百姓破产难以为继了。

当然,这些是闲话了,谢慎现在首先需要应对的却是舆论的压力。

有道是三人成虎,即便不是真的也能传成真的......

谢慎可不认为以这七叔和一干族亲的无赖做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寒门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袖乾坤并收藏寒门首辅最新章节第五百八十九章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