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张嫣所提出的土地统计提议,苏韵觉得可行。

该计划是利用当前筹集震灾款项的时机,以官绅一体纳税为幌子,推动田地统计,利用信息差诱使大地主瞒报土地数量,进而再以当下所报数额为标准,重新丈量,对于多出来的土地进行收缴,再均分给普通百姓,之后再谋求官绅一体纳税。

第二天苏韵又找了张嫣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向如今的沥州刺史李泰提出建议,希望能从整个州的层面来执行这个任务。

李泰很快就同意了这个方案,于是土地统计工作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该项任务由各县的户房主导,各村里正和乡老协助,统计结果和每户户主进行确认并签字上缴各县,再提交到郡到州。

按照以往惯例一般统计土地之后,往往伴随着就是征税或增税。

一时间百姓惶惶不安,尤其是各郡县的乡绅地主大户,眼下上面只说要统计土地,但也没有说到底要怎么征税。

是只征赈灾款吗,还是直接今后就直接官绅一体纳税了,没有人知道。

倒是有小道消息传来,说为了完成皇帝下发的筹集赈灾款任务,衙门准备按照统计上来的土地数量进行分类,分成五档,户拥有土地亩数五万亩以上的,按照每亩征收六成的粮食进行纳税;一万亩到五万亩之间的,按五成收;一千亩至一万亩,按四成收;一百亩至一千亩,按三成收……十亩以下,不收赈灾款。

不排除后期会按照这个数据进行征税,官绅一体纳粮!

这个消息被传得有板有眼,一时间在整个沥州激起了千层浪。

涉及切身利益,拥有大批量土地的官绅地主们一时间急得团团转,忙着向上打探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可新晋的刺史李泰,还有同样被安压了筹集赈灾款任务的新会郡郡守秋植,以及负责相关人物的官员班子皆是三缄其口,不透露一丝风声。

但越是这样,这消息就越显得可信。

反倒是拥有十亩以下和无田无地的小老百姓就没那么焦虑了,毕竟就算这个消息是真的,也轮不到向他们这些人筹集赈灾款。

往日被压在底层怨气,这时候也扬眉吐气起来,更是把这个消息给添油加醋地到处散布。

士绅大骂新刺史和新会郡的新郡守,老百姓却不服了,争辩道:“皇帝让两位大人筹集赈灾款,李刺史和秋郡守也是奉命行事,你凭什么骂他们,他们也是不得已。”

“两位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大猫追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猫追月并收藏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最新章节第 260 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