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写过,诸葛亮出山三把火,一把博望,一把新野,一把赤壁。***实际上,博望之火是刘备的,赤壁之火是周瑜的,只有新野那把火才是诸葛亮的,而且刘备火烧博望完全是被*无奈,若非迫不得已,他怎么会用自己做饵?以诸葛亮的沉稳,绝不会将自己的主公置于如斯险地!如今刘备早已经得到了荆南四郡,他没事就呆在南郡,怎么可能回新野去做饵?既然没有饵兵,火烧博望不过是一场笑话!所以赵云需要防备的,恰恰是新野之火!

赵云得到我的命令和叮嘱后,刻意研究过博望、新野的地形,他发现博望坡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埋伏点。故而路过博望的时候,他小心再三,生怕遭遇埋伏。很多人对他的行为不解,赵云只用了“丞相的吩咐”就将有疑问的人打发了。我的部队中,没有人敢质疑我的命令,即便命令是错误的。

博望坡果然草木茂盛,骑在马上看着前面一片草木的赵云不停的派出斥候侦查,确认没有伏兵和可疑物品才前进。诸葛亮早就得到了我军接收荆州的消息,他也曾想过在博望坡设伏。可他听说这次带兵的将领是赵云,就放弃了火烧博望的计划。因为从资料中,诸葛亮看出赵云和自己一样是沉稳的人。对于沉稳的人,奇计的收效往往微乎其微,因为他的行动没有破绽,而奇计正需要破绽,哪怕是微乎其微的破绽。

果然,听着斥候的回报,诸葛亮对赵云步步为营的做法大为赞赏。若不是我的到来,赵云和诸葛亮会是很好的搭档,他们惺惺相惜。可我的到来,却让诸葛亮和赵云却成了敌人。不过,这是赵云的幸运,也是诸葛亮的不幸。因为历史上赵云遇见诸葛亮的时候,只不过是亲兵统领,现在的赵云却是牧守一方的将军,无论官职高低,还是带兵经验都不能相提并论。为了防止诸葛亮的偷袭,我还特意让庞统辅佐赵云。以庞统之奇辅赵云之稳,绝对够诸葛亮吃一壶的。

诸葛亮看赵云沉稳心中实在有些烦闷,不过他倒不是很担心。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赵云再沉稳,带兵打仗却是很多人的事,总会有破绽。加上诸葛亮并没在博望坡设伏,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新野,只要赵云进了新野城,诸葛亮就有把握让他有来无回。当让,若是能生擒赵云或者使他投降,更是锦上添花,即便诸葛亮知道可能性不大。

诸葛亮为了打击我军,他几乎将刘备麾下大将全部调到了新野。他先让魏延引一千军去白河上流埋伏。各带布袋,多装沙土,阻挡住白河之水,只听下游人喊马嘶,便放水淹之,放水后,立刻带兵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吕氏皇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諸葛淸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諸葛淸風并收藏吕氏皇朝最新章节第八百七十九章 宿命轮回(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