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气

此消彼长,这就是中德之间的现实。一战之后的德国被压制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中国人则从最初的起步开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基础的工业体系。虽然这个过程投入巨大,耗费的时间也相当的长,但是从结果来看,中国人成功了。大多数在场的德国人都是这么想的,那么实际上呢?

工业基础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根本就不是随便建几个厂就能完事。只有中国人才知道,为了民国现在的工业水平,整个国家付出有多大。从1913年开始,每年国家财政预算用在教育上的百分比只有增加没有减少。为了培养国家急缺的理工科人才,每年的公费留学理工科的投入都在递增。一战之后的中德合作,吸引了三万多德国人才加入中国国籍。经济危机之后,约十五万美国人来到中国,最终留下并入籍中国者约五万。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工业剪刀差这个规律,任何一个想搞工业化的国家都无法避免。也就是这个时空的中国没有重复真是历史上的北洋军阀割据、抗战、内战的长期动乱时期,国家的元气没有损耗的太大。不然像历史上的共和国那样,几十年的工业建设才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中国这样的大国,从无到有建成了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巨大的工程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业绩。

德国人收起了骄傲。戈培尔面带微笑,语气谦和低声对蒋方震道:“防长阁下,我建议大家不要留在码头上。专列已经等在了车站。”蒋方震回了一个微笑,看似很平静道:“戈培尔先生,今天发生的事情出乎了我和同僚们的预料。我希望今后不要发生类似的不愉快事件,作为本次代表团的团长,我觉得有义务提醒贵国。”

蒋方震绵里藏针的刺了一句,戈培尔极为老练,丝毫看不到尴尬。反而继续微笑道:“我想元首一定会很期待各位抵达柏林。”蒋方震淡淡道:“您提醒我了。总统先生委托我给贵国的元首希特勒总理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我差点都忘记拿出来了。”

说着话蒋方震来到汤芗铭身边,嘀咕了几句之后。汤芗铭身边的通信兵立刻用电台呼叫。很快就看见码头上一艘怪模怪样的船发生了变化,平板一般的船头打开,咣当一声之后,厚厚的铁板落在码头上。紧接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大地在微微的颤抖,一个巨大的钢铁堡垒压着厚厚的铁板,发出嘎嘎的声音,慢慢的开到码头上。

“天啊!长城三型坦克!我在南苑驾驶过这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民国枭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民国枭雄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六章 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