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和西安兵备道朱守谦等人商议后,认为潼关和武关为陕西门户,唇亡齿寒,二者失其一,西安以东必然无险可守,届时山东军必然挥师直扑省城,凭借陕西现有兵力定难抵挡山东军攻势,唯有集全陕之力坚守两关,如此才能抵御靖北军兵锋。

为了坚将士之心,孙传庭和朱守谦只得拼命以两关之险要,鼓舞秦军士气,又令西安知府郑大同紧急回转西安,向分封于西安的秦王朱存极求救,希望这个陕西的大明宗室能够拿出银子助饷。

此时靖北军前锋已至陕州,王忠又以中原剿总的名义多次致信镇守两关的贺人龙、郑嘉栋以及孙传庭等人进行招降,降书之中不光许以高官厚禄,而且以抗拒王师者当诛九族之罪相威胁。

无计可施的孙传庭和朱守谦也知道王忠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皇明正统的理法性,对自己麾下将士进行分化拉拢,但在这节骨眼上,他们只得采用怀柔的办法安抚军心。

为了迟滞靖北军的攻势,孙传庭只得采取缓兵之计,一边令人回书王忠,表示陕西将官同意接受朝廷号令,以麻痹朝廷征西大军,一边拼命加固城防,收拢潼关周左村镇的钱粮妄图做困兽之斗。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潼关县北部,北临黄河,南依秦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潼关扼守中原通往关中、西域的通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四镇之咽喉”、“百二重关”的美誉。

武关,古晋楚、秦楚国界出入之要津。地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北岸,与函谷关、大散关和萧关合称“秦之四塞”。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故孙传庭对守住两关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就是贺人龙、郑嘉栋等陕西诸将也是有一点信心的,皆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钱粮,陕西军坚持半年左右当不是问题。

熟料,西安知府郑大同返回省城后,却在秦王朱存极那里吃了一个闭门羹,非但不肯提供钱粮与陕西秦军,反而以朝廷不允藩王干政为由,将郑大同驱赶出了王府。

“我等皆欲死战,他朱家嫡系血脉却不肯出一米一粟,岂不令将士们心寒?贺帅,如今武关的粮食只够月余用度,他朱家人都不珍惜他家的江山,我们外姓还给他拼命有何意义?”

武关守将陕西总兵郑嘉栋在得知秦藩不肯提供钱粮的消息后,气的不住地破口大骂。

高进库、陈康琪等贺部将佐也是愤愤不平地看着脸色阴沉的贺人龙。

“郑兄的意思是奉朝廷号令,开武关,放山东军入城?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明末国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三头蛇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头蛇王并收藏明末国贼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五章征途(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