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行星大发现

海德钦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启动“类地行星探测计划”。

事实上,这是在炒冷饭。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美国、欧洲、俄罗斯就有类似的计划,而且还动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搜索,欧洲还发射了一颗名为“伽利略”的探测卫星。到了二零年代,中国也加入了类地行星探测行动,在全球自然灾害爆发之前,发射了数具专门用来探测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

当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望远镜,而是一些更加专业的探测设备。

到全球自然灾害爆发前,人类已经在其他星系发现了上万颗行星,只不过绝大部分都是木星那样的巨行星。

事实上,远在几十光年、甚至几百光年之外的行星,最容易探测到的,就是巨行星。

相对而言,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即木星跟外星系里的巨行星比起来,简直就不值得一提。比如在二零二二年,美国科学家在天鹅座发现了一颗巨行星,其体积与质量是木星的一百多倍,也主要由氢元素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是最大的行星了,因为再增大一些的话,其质量就足以使内核温度达到核聚变所需的最低温度,从而演变成一颗恒星,只不过绝对是一颗短命的恒星。

当然,也发现了不少类地行星。

最有名的一颗类地行星也在天鹅座,而且很有可能处于生命带里,只是其运行轨道不是近圆形,而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因此就算这颗行星上有水,也只有在进入生命带之后才有液态水,而在靠近恒星的时候,行星表面的水将全部蒸发掉,而在远离太阳的时候则将全部凝结。根据科学家推测,就算这颗行星上有生命存在,也只能存在于地下,而且肯定是低等生命体。

当时,总共发现了一百多颗类地行星,只是没有一颗完全处在生命带内。

海德钦要做的,就是进行更大规模的探测活动。

二零六三年,中国发射了第一具超级太空望远镜。

这具望远镜由十二块镜面组成,每一块镜面的都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而且不是用玻璃制成的,而是用纳米材料制成的;十二块镜面都是反射式,即反射的光线聚集到中央的光感应器上。因为镜面本身不是电子材料,所以今后可以通过更换光感应器,来提高望远镜的分辨率。

最初的时候,这具望远镜的分辨率就比“哈勃”望远镜高了一亿倍。

说得直观一点,这具望远镜能够在地球轨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燃烧的海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四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