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克鲁沙之后,中岛俊夫没再迟疑,立即跟麦克米伦通了热线电话。

在中岛俊夫看来,为了遏制中国,美国可以做任何事情。不需要直接出面,美国肯定会支持日本与印度。

可惜的是,他的判断完全错误。

虽然美国一直在利用日本遏制中国,而且一直在暗中撮合日本与印度,因为只有这两个地区性大国联合起来,才能更有效的遏制中国,阻止中国向其他地区扩张,但是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日本、一个完全按照美国旨意行事的日本,而不是一个擅自做主、完全不顾美国利益或者说感受的日本。

从根本上讲,中岛俊夫策划的这场战争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

即便对美国来说,中国与印度爆发一场规模有限的战争,将使两国关系彻底决裂,从而使印度彻底投入美国怀抱,对美国肯定有好处,可是这场战争应该由美国策划,并且把握好时机,而不是由日本做主。

从军事实力上讲,印度在二零三五年之前,还不具备挑战中国的资本。

按照由“外交事务委员会”制订的战略大纲,印度在挑战中国之前,必须具备对中国进行全面战略报复的能力。只有拥有了这个能力,印度才有资本阻止中国介入南亚冲突,从而阻止中国进军南亚。在此之前,不可靠的战略报复能力,不足以威胁中国,更不足以让中国投鼠忌器。

更重要的是,中国也一直在寻找打击印度的机会。

从长远发展来看,迅速崛起的印度对中国构成的威胁远远超过了日本,因为在国际经贸体系中,印度是唯一有能力取代中国的国家。只要印度发展壮大,中国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的地位就不再是不可取代。说得直接一点,除非中国在此之前建立起完整的经贸体系,不然就会被印度取代。战争只是政治斗争的手段,而政治斗争又是为经济服务,所以只要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中国就不具有威胁。

那么,中国有能力在印度崛起之前建立起完整的经贸体系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中国要想建立起完整的经贸体系,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与更加重要的海外资源,也就需要扩大国际影响力,在更多的地区成为主导力量,而南亚是中国必须控制的地区。

也就是说,即便日本与印度不发动战争,中国也会在某个时候发动战争。

美国的战略,正是基于这一点:迫使中国发动一场针对印度的战争,然后将南亚变成中国的“滑铁卢”。

显然,中岛俊夫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燃烧的海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四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