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赛迈失守,彻底粉碎了以军全身而退的梦想。

虽然以色列全国上下,包括那些同情以色列的西方国家都没人相信,以色列会遭遇如此惨败,但是排除感情因素之后,以色列的军政领导人不得不承认,以军在西奈半岛上已经彻底战败了。

发展到这一步,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让部队成建制的撤出来,而是如何减少人员损失。[搜索最新更新尽在.br/>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让二十万以军将士撤回来。

装备打没了,还可以生产,可是人打没了,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恢复元气。对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以色列来说,二十万正处于壮年时期的男性军人,绝对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民族资产。更重要的是,要想不至于败得更惨,比如守住国境防线,这二十万军人就必不可少。

二十七日夜间,在经过半个小时讨论后,以色列总理批准了总参谋部的撤退方案。

九点不到,以色列总参谋部向前线下达了撤退命令,除了与埃军交战的部队之外,其他部队全部向北突围,沿零号公路线向东撤退。在此之前,以军总参谋部已经命令三个旅进驻拉法口岸。

虽然没有任何一名以军官兵愿意,但是他们仍然得在撤退途中丢下大批主战装备。

这个时候,埃军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二十七日傍晚,戚凯威就向埃及陆军的三个集团军下达了全面总攻的命令,而且单独给第三集团军的装甲突击部队下达命令,放弃古赛迈,以野外行军的方式沿着国境线向北推进,切断零号公路线,阻止以色列国防军撤退,争取在运动战中消灭以军有生力量。

这道命令清楚的表明,戚凯威非常准确的抓住了重点。

对以色列这种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国家,消灭多少装备并不重要,只有重点打击有生力量,才能将其打垮。

事实上,在之前的战斗中,戚凯威一直在强调这个重点。

问题是,埃及军队并没完全执行戚凯威的命令。

正面作战的三个集团军还稍微好一点,在夜间十点之前,都动用了全部预备队,扩大了锋线的正面宽度,损失较为惨重的第三集团军与第一集团军还动用了预备役步兵师,让步兵充当先锋。

问题出在第三集团军的装甲突击部队身上。

根据埃及军队的作战报告,在当天傍晚,该部队没有收到戚凯威下达的命令。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以色列国防军的电磁干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燃烧的海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四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