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政治变更

十一月九日,以色列国防部把修改后的作战计划递交给了美国国防部。

当天下午,在请示了卢卡斯之后,康拉德批准了援以方案,运载着六个装甲旅主战装备的船队在当天晚上出港。

虽然麦卡锡与乔丹一直在推卸责任,但是两人都没有否认现实。

当时,两人都表示支持以色列的作战方案,即借道约旦,从南面撕开叙利亚国防军的边境防线,然后沿着安曼到大马士革的高速公路向北推进,首先围歼聚集在库奈特拉省与德拉省的叙军,再进行右翼包抄,包围大马士革。如果一切顺利,以军将在占领大马士革之后回头收拾约旦。

可以说,该计划非常大胆,也充满了想像力,在战术上更是无懈可击。

问题是,不管是以军、还是麦卡锡与乔丹,都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这么打会产生多大的政治影响?

要知道,到这个时候,大部分阿拉伯国家还保持中立的主要原因,不是不同情埃及与叙利亚,而是认为埃叙与以色列的争端源自第五次中东战争,属于旧有矛盾,因此与其他阿拉伯国家无关。

显然,约旦不在这个范畴之内。

即便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约旦也保持中立,而且还在战后为促成双方和解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对而言,约旦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一直比较好。

如果以色列悍然入侵约旦,除了导致约旦参战之外,只会有一个后果,即使整个阿拉伯世界同仇敌忾。

十一月十日,拿到由国防部送来的以军作战计划,康拉德就去找到了卢卡斯。

在总统面前,康拉德全面陈述了入侵约旦的风险与危害,希望总统能够出面干预,让以色列不要这么做。

当时,康拉德还提到,以色列与其借道约旦,还不如借道黎巴嫩。

不管怎么说,黎巴嫩不是阿拉伯国家,而且一直是中东矛盾的热点地区,以色列进军黎巴嫩的政治风险低得多。

卢卡斯被说服了,当即就给以色列总理打了电话'>。

显然,以色列总理不会忽视美国总统的建议,因此以色列总参谋部就不得不在作战计划上再做权衡。

问题是,借道黎巴嫩,对以军没有任何帮助。

要知道,黎巴嫩南部地区在真主党的控制之下,而真主党的大老板就是叙利亚。此外以军还必须经过贝卡谷地才能迂回到叙利亚的战略防线后方,而以军能否及时控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燃烧的海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第三百二十四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