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师很多,加起来有一百来人,至于学问,我学的是实用之学,不治经典。”李诚说这番话的时候,态度很诚恳,丝毫不像在开玩笑。

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人做学问,围绕的都是儒学经典。你说的实用之学,大概意思能明白,但是就整个社会氛围来说,格调不高。

作为一个经营者,最基本的素质是眼光和心胸。没有眼光,发现不了人才和商机,没有心胸,就无法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崔寅作为崔家工商业的负责人,不缺这两种素质。甚至不在李诚之下,他比李诚缺的是眼界。崔

寅得到了李诚答案,心中首先是震惊,老师很多,一百来人。崔寅不认为李诚在撒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李诚的优秀。问题是谁家会有这个资源,找一百多个老师来教出这么一个怪物。从相貌上看,李诚高大白净,除了没有留胡子,其他的都附和当下的审美主流。这样一个人,在风月场所吟诗,你会觉得很搭调。拎着一把刀策马冲杀,会觉得很浪费。做买卖,那就是暴殄天物了,李诚就应该是那种混迹于顶层的文坛,引领时代风流的弄潮儿。

如果是之前崔寅对李诚的投资判断是一半一半,可投资可不投资,现在他对李诚对评价大幅度升级了,达到了七成。原因有二,李诚说那些话的时候,非常的自然,毫无做作之感。其二,李诚的眼神里,有一种自带高人一等的意味。这是生意人特有的敏锐,才能捕捉到李诚眼神里异常模糊的这种情绪。

那么问题来了,崔寅是清河崔氏,就算是个小房,那也是南北朝四大姓之首的清河崔氏。在这个及其重视门第的时代,他有什么底气高人一等?崔

寅沉默了,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与李诚的谈话。

眼看一句话就要冷场,崔成只好开口暖场:“自成,春闺在即,有没有兴趣?”

“大兄说科举么?说真话,我没兴趣,就算是有兴趣,我也没把握。”李诚说的是实话,一句话就把崔寅的好奇心给勾过来了,脱口道:“自成之才,尚且没把握,天下的生徒与举人,又怎么敢说自己有把握呢?自成,过谦了。”李

诚没法跟他说:我对经义知之甚少。就算开了挂,李诚读书的时候,也只读过论语和孟子,其他的儒家经典,身为挂逼因为没看过,所以……解释不清楚的时候,也是分两种情况的,一种是必须给出个答案,一种是我凭什么要给你解释清楚?

李诚觉得现在遇见的是后者,所以,他选择了微微一笑,老子不给你做解释,咬我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书剑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书剑盛唐最新章节第六百零四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