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刀是奔着筋骨去的,这一刀,太狠了。追

根溯源,这是教育的问题,这是话语权的问题。自

古以来,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可谓极少数。为什么,资源极为有限。站

在皇帝的角度看,总不能让一个文盲来做官,协助他的统治吧?

把持教育资源的人都是那些人呢?结论很清楚了。回到统治者的问题,皇帝只能用的人出自哪里?绝大多数出自门阀、士族。还有站比例极小的寒士,比如马周。寒

士,也是士,也是读书人。因为各种原因,家道中落,还有就是一些后起地主豪强,他们的子弟通过读书,获取政治上升的渠道。印

刷术的出现,解决了后起地主豪强子弟接受教育的一些问题。这些人通过科举这个上升的通道,逐步的进入政坛。

寒士的情况就更为糟糕了,他们一些人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很艰难。

李诚的奏本,就是要给这些寒士解决一定的问题,帮助他们加快前进的步伐,为陛下凝聚人心。可千万不敢小看这个建议,一旦以圣旨的形式昭告天下,李二的威望讲达到新的高度。能够到长安来参加科举的,可都是来自全国的精英。

科举,给了他们上升的通道,生活上的自助,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外力的束缚。

这么说吧,人才这种东西,皇帝需要,士族、新贵同样需要。那么,争夺吧。

占据君臣大义的李世民,开了寒士馆,别的集团还怎么更他争?毫无悬念的事情。李

世民笑了,满意的看着李诚:“朕准了!以内府之资助学帮困!”一

心要做天可汗的李世民,这一刻发现距离真的不远了。如果是以前,李世民还会犹豫一下,毕竟口袋里没钱啊。内府的库房穷的能跑老鼠了,现在不一样了。有

盐、糖之利,足够李世民做好这个事情。这时候李世民有个最强烈的感觉,有钱真好!

做到这一步,李诚其实觉得还差的很远,现代社会的义务教育,才是李诚最终的追求。不过这一步估计李诚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了,太难了。天下太大了,人太多了。

但是局部的义务教育,李诚还是有把握的,至少在长安,在登州,还是能做到的。

现在不过是接着李世民的手,走出第一步。当然李世民不是这么想的,寒士不是贫民,寒士也是士,寒门之士。士农工商,士排在第一位。

“自成留一下,散朝吧。”李世民一言而决,小朝会结束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书剑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书剑盛唐最新章节第六百零四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