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里,BAT这种说法已经比较过时了,百度不如从前那么辉煌,但阿里和腾讯势头却越来越猛,说是两家独大也不为过。

在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身上,总有那么几个悖论,让人对他的成功产生费解:一个从小到大的好学生,如何成为缔造腾讯帝国的企业领袖?一个非常不爱说话的人,怎么管理这么庞大的组织?这好像跟我们概念中那些能折腾能演讲的企业家很不一样。

但其实,马化腾身上具有几个内向者比较容易拥有的特点:

第一点,是他与自我较劲的方式——制造挑战。

第二个特点呢,就是他的「胆大心细」,谨慎沉稳的马化腾在创业之后,开始和自己的产品和公司较劲。

马化腾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他跟其他人和公司较劲的过程——他的事例可以告诉你,选择一个正确的竞争对手有多重要。

我们现在具体来看,为什么「较劲」要作为我们讲马化腾的一个主旨。

马化腾是个非常内向的人,一直号称自己不善言辞,从创业到现在,基本是躲避媒体采访的,也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演讲,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马化腾是面目模糊的。同在深圳的两位企业家,一个华为的任正非,一个腾讯的马化腾,都因为过于低调神秘,被称为「影子领袖」。

我们通过卢泓言和吴晓波,从马化腾使用自家的公司产品微信入手,还原一个比较真实的马化腾。

马化腾这人呢,你能看出他技术出身所带来的单调和乏味:他很少发朋友圈,如果要发,内容也都是和腾讯的业务有关,通常是推荐或评点,比如「首个大型实验真人秀,很大的挑战」「已买,准备体验延误红包」「滴滴再战江湖,新品类滴滴快车,支持一把」「程序响应太慢了,要优化」等等。

不过他却经常参与别人的朋友圈互动,他曾经在一个创业者贴的小程序二维码后面回复说:随便一试有几个碰钉子。一路随便写下来保存,提示时间不对,提示没有选提醒……根本无需lbs等等。

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三体》里智子锁死了地球科技,其具体实现机制是什么?是能量场吗?马化腾回复道:「不是能量场,是智能控制的能微观到基础粒子层面干扰地球基础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而无从进一步发展基础科学。」

说实话,这句回复好多人都没看懂,不过你能看出马化腾研究之广啊。

从他的朋友圈里,你也许会发现,马化腾对产品的理解和关注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成为很厉害的人:突破自我的 24 条思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鱼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樵并收藏成为很厉害的人:突破自我的 24 条思维最新章节第 10 节 沈南鹏|红杉资本【反木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