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务并没有解除对郑室国的围困,从国都调来精锐野战军阵精锐换防,但数量尚不足原先大军的一半。这样一支军队用来封锁并警戒是足够了,但想强攻郑室国却不可能,而且主帅不再是原相室国的镇国大将军悦瑄,换成了默默无闻的灵宝。

据说灵宝出身低微,仅是因为攀上了彭铿氏大人的关系、成为其座下大弟子,才受到巴君的擢升与重用。也有熟悉相室国朝堂之事的消息灵通者说,因为彭铿氏大人的功劳已太大,令少务对其本人几乎赏无可赏,所以才会重用其弟子以示格外恩宠。

郑室国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朝堂上的气氛不再那么紧张,但也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仍在关注着巴原上各方势力的动态。彭铿氏与玄源操控比翼飞舟迁徙小世界民众,一时应无暇他顾;伯劳与长龄亦时常出入巴室国都,看来并无异动。

近几十年来,郑室国的国祭大典司礼者皆是英竹先生,他甚至比国君更像主祭。重要的祭祀仪式上,每个人的身份非常重要,这是代表万民与上天沟通的场合,能在民众的心目中凭添无形的神圣权威。

郑室国近几年也恢复了学宫,但国祭大典司礼仍是英竹先生,谁也不能取代他的地位。巴室国的学正是于成礼,就是郑君泓竹在百川城之会的助手,他亦是英竹岭弟子,在国祭大典上担任的是英竹先生的助手。

这几年国祭大典的次日,英竹都会直接从郑室国如今的陪都贵树城飞回步金山道场。从贵树城到步金山道场,普通人若步行须艰难跋涉甚至无法达到,就算英竹先生的随行弟子,依仗神通法术也要走大半天。

但若御神器飞天而行,其实直线距离并不太远。英竹先生用一个多时辰也就回去了。他身份尊贵且神通广大,回山当然不会像其他弟子那样费大半日功夫步行,所以在这一个多时辰之内,恰好落单。

英竹先生独自离开宗门道场的时候也许很多,可是外人并不能准确把握其行踪。所以想突袭拿下英竹先生,所能把握的机会。每年就是这么一个多时辰。而在英竹先生刚刚离开贵树城时,将要到达步金山道场时,都是不适合动手的,真正合适的时机不超过一顿饭的功夫。

……

巴室国大军虽围困了郑室国残境,但并没有将之彻底封锁,亦没有完全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大军在只截断了东、北、西三面道路,而其南面与蛮荒群山接壤。

所谓英竹岭,从地名上讲其实是南荒群山延伸入巴原的一条余脉。英竹岭道场在山脉中,而贵树城坐落在这条山脉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太上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徐公子胜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徐公子胜治并收藏太上章最新章节写在完本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