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预测,再详尽,他也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关于秦州雄武军的动向,无论是蜀帝孟知祥也好,身在秦州的张左耀也罢,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更别说,他们都忽略掉了一个在秦州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名叫张回军。

张回军,官居雄武军马步指挥使,秦州防御副使,手中实控雄武军五分之二的军力,他过世的父亲是雄武军节度副使;他的爷爷,任过秦州刺史,任过雄武军节度使……张家子弟遍布雄武军军营;任谁,本来都不应该忽略掉他的,然而,实实在在的,除非你在秦州任职,不然,你真的不会知道秦州军中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因为说起张回军,不得不说他的曾祖父张淮密,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秦州官员,但是,说起张淮密的身世,就让人眼睛一亮了。张淮密的家,原本是大唐西北沙洲的一个世家大族,他的哥哥叫张淮深,他的叔父,叫张议潮……

昔日,为联络盟友战匈奴,大汉武帝命张骞西出塞外,从此华夏文明的大网洒向了西域。又数百年,太宗文治武功缔造盛世,被称天可汗,于是带着无尽的荣耀和财富,这千里外的沙漠戈壁上布满了大唐士兵与大唐商客的足迹,他们用这历史的踏痕,勾勒出一个万事流连的王朝,铸就出一个民族的魂魄。

而后,无论说是历史的必然也好,说是命运的巧合也罢,总之,安史之乱爆发了,结果,他败掉的不仅是关中的盛世,也败掉了大唐关外的天下。

为了平乱,安西督护府陇右﹑河西善战诸军被调入关,搀和中原局势之中,于是,大唐的老对手吐蕃乘虚进攻陇右﹑河西,广德二年(764),凉州失陷;大历元年(766)甘州﹑肃州的汉民百姓沦为奴隶,而后,无能为力的唐移河西节度使治沙州,也就是后来张回军出身的地方。当时,凉州被据,沙洲便和中原阻绝了道路,但沙州百姓仍坚守其地,直到德宗贞元三年(787),外无援可救内无军可战,他们不得不投降。从此吐蕃贵族对沙洲开始了长达六十余年的统治,最痛苦的一群人,莫过于大唐的遗民,汉民的子孙。也是从此,反抗,镇压,再反抗再镇压,一曲曲悲歌慷慨激昂轮番演唱,只是,最终,他们都被遗忘在世界的角落……

历史演绎得多了,自然会有许多巧合,同样因为内乱,大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吐蕃抽调走了不少军队,沙州汉人趁天时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起义,也是在这时,张回军的祖辈,张议潮、张淮深、张怀密等等张家人跃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战寿昌,略敦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五代窃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一字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字营并收藏五代窃国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八章 谁是精锐,谁是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