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知道自己在改变历史,但是不清楚到底改变多少。

冉闵与汉部的交易已经持续了三年,在刘彦有意的扶持之下,可以说冉闵的实力绝对要比原有历史上强至少二十倍。

是财帛上面的强,毕竟刘彦给冉闵的物资很廉价,冉闵只要有渠道贩售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就是怎么把赚取到的财帛变成兵器和甲胄就是另一套的过程了。

“修成侯竟然有一千的具装重骑?”桑虞其实不喜欢冉闵,觉得认贼作父啥的,还有一支在充当石碣的刽子手相当令人不齿。他用着比较夸张的语气,说道:“君上一直扶持修成侯便是为了今天?”

刘彦一开始只是下意识地偏向冉闵,倒是没有想过说来个遥相呼应,毕竟根据历史记载的话,冉闵是等待一再被欺骗会册立当太子,多次被愚弄才愤而起事。

历史对冉闵的记载不少,可是大~天~朝出于一些和谐的原因并没有在官方书籍上介绍冉闵,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网络的出现,冉闵的事迹必定是会被一直掩盖。

大多数史书中对冉闵的评价都不是太好,尤其是晋书更直接评价为叛逆,原因是冉闵称帝。倒是慕容燕国的史书中对冉闵的评价好一些,称冉闵有西楚霸王之勇,军略造诣亦是颇高,但也说冉闵是个独夫。

“冉闵或许私德有亏,但是恢复汉家荣耀这一点,不会是虚假。”刘彦可没扯太复杂的东西,径直说道:“他已经在寻找借口,要前往雍州。”

雍州其实就是关中三秦之地的其中一个,长时间归属匈奴刘氏赵国,是在咸和四年(东晋纪年,西元329年)才归于石碣赵国所有。

“雍州?”桑虞怔怔地说:“那里不是苻氏老巢?”

石虎攻灭匈奴刘氏赵国,撤军之后并没有留下驻军,后面氐人和羌人大肆进入三秦之地,挤压了秦地汉家苗裔的生存空间,大部分汉家苗裔是逃亡张氏凉国,埋下了石碣赵国与张氏凉国冲突的引子。

桑虞奇怪地说:“晋人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司州魏郡等地?”

要不怎么说石碣赵国的行政划分很乱呢?比如东安郡就是属于模糊的归属,青州、徐州、兖州都视东安郡为自己的辖地。司州要是以战国时期的划分,是属于韩地与赵地的交界处,认真算起来石碣赵国的首都襄国是在司州地界,偏偏襄国却是被划分在冀州。

另外,谈起邺城的话,要是按照两汉三国的划分,邺城应该是在冀州,但是在现今的历史阶段,邺城其实是被划分到了司州地界。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席卷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荣誉与忠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誉与忠诚并收藏席卷天下最新章节全书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