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帆船挂满了帆,五天就开到广州附近,在游鱼洲附近的一个渔村下锚。,在地方保长那里搞来路引,带着一行人从陆道往东走,沿着官路走了半天便进入惠州府地界。

赵如一路跟着,好奇问道,“徐二爷,你这亲家不在广州府啊?”

徐正南答道,“我这亲家姓周,早些年也在广州,如今生意越来越大,他年纪也大了,在这片安顿下来。”

庞宁一路见道路上时常有货车来往,知道这惠州府一带也是海洋贸易活跃的地方,点了点头。一行人走到下午,摸到了一户大宅院。那院子修在一个小丘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却修得大气磅礴。要不是徐正南说这是他亲家的宅院,光看那院墙后面的亭台楼榭,看那朱漆大门的雕梁画栋,庞宁都要当成个巡抚的官邸了。

庞宁看着那宅院的富贵姿态,突然想起听董学普说的: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候,大臣们逼崇祯皇帝动用内库银给守兵发工资。崇祯流着眼泪对内侍说“内库无有矣”的事情。庞宁又看了一眼周家门丁身上的绸缎衣服,摇了摇头。

徐正南的一个仆从上去报了身份和来意,没多久,那宅院正门洞开,一个富态的老人带着一个青年人迎了出来。徐正南的独子娶的是这周老爷子小妾生的女儿,和一般的亲家比起来,又差了一些。徐正南过来之前也没和周老爷子打招呼,倒没想到周家会这么热情,家长带着二儿子亲自迎出来。徐二爷赶紧走上去寒暄了几句啊,便把庞宁介绍给了周老爷子,说是琼州府的豪商。

周老爷子的眼睛在庞宁身上转了转,又看了看后面那几十个劲装的侍卫,笑着和庞宁见了礼,便热情不过地把徐正南拉进了宅院。他那机灵的小儿子走到庞宁身边,恭敬地和庞宁客套着,带着这边的人跟着周老爷进了正厅,坐下来看茶聊天。

徐正南怕庞宁等得烦躁,话不过三巡,便直切入话题,说道,

“不瞒亲家翁,这次我过来,是引荐这位庞爷和亲家翁做门生意。”

那周老爷子似乎早已准备,把茶盏放下去,颔首说道,“倒不知道是怎样的生意?”

徐正南看了看庞宁,庞宁接过话题说道,“周老爷子知道的,我们南海国出产海布、铁器、家具。还有就是想买些硝石、硫磺、棉花和丝绸之类的商品,这都是南海国缺的。”

周老爷转过来看向庞宁。按徐正南的说法,那周家老爷子一辈子什么风浪都经历过,但庞宁这会看过去,却觉得那眼神像不谙世事的少年一样诚恳。周家老爷笑道,“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一六二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石斑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斑鱼并收藏一六二二最新章节煤山上的歪脖老槐树――大明帝国的覆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