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班笑着跳下了马,大声道,

“我是太平王史班,你们都起来吧,不要害怕,我来讨个歇脚地方而已。|想|文|学”

全族两百人这才站了起来。那族长黄一良低着头说道,“族中屋舍鄙陋,祠堂在北面,未蒙战祸,敢情大王屈尊暂住。”把史班和一大帮官员带到宗族祠堂里。

众人跟着那几个族里人离开了官道,往北穿过一片林子,过了个小木桥,看到河边有几十亩良田。府城一带刚刚被穿越者占领,比不得五源谷和昌化久经穿越者经营,生产水平很低,正是百废待兴。再加上最近战争对农业破坏不少,能看到这样一整片水利设施完备的良田,让众人都心旷神怡。

那片田地中间有个两进的宅院,门口立着两个石狮子,中间挂着一块“崇恩堂”的匾额,就是黄姓族人的宗族祠堂了。史班这些年在外面走动的少,见那祠堂红墙碧瓦,斗拱梁枋,倒像个寺庙。史班心下好奇,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那族长是个经年的老人,把史班神情看在眼里,觉得这大王亲善待人,便壮着胆子多说了几句,“这是前朝万历年间,族人捐建的,附近还有八十亩族田,先前是学田,如今废了科举,便暂做义田用。”族长虽然在乡野里,但也听说了南海国立国的消息,说到“万历年间”加了个“前朝”。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一句话,便让史班以下众官吏大感不同,个个脸腾笑容,态度亲善了不少。

明末宗族多有族产,来源一般是历代族人捐献,也有犯族规之人财产没收得来,由族长经营。所谓学田,就是拿田租支持族里有潜质的读书人,求的是族里能出个当官的,光耀门闾。所谓义田,就是用田租帮助贫困族人,和睦族里。

史班点了点头,众人进了那祠堂。绕过一扇石墙屏风,看见一个宽阔的祠堂大院,里面载着几棵难见的桂花树,透出一股不同于乡野的味道。前阶檐石是花岗岩做的,阶上有几根雕花青石檐柱,正堂门边墙上挂着一副对联: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见这对联劝的是敬祖宗,读圣贤书,让史班不禁摇了摇头,暗道几千年儒家宗法难改。,便是这祠堂的祖宗寝殿了。一个宽大的香案上层叠放着不少祖宗牌位,上面写着祖宗的功名和名字。香案前面一口大缸,装的似乎是外面小河的清水。

史班是个随和的人,倒没有端着王侯的架子,想到借宿人家,就得入乡随俗,跟那族长要了几根香来要敬黄姓祖宗。黄家人见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一六二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石斑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斑鱼并收藏一六二二最新章节煤山上的歪脖老槐树――大明帝国的覆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