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闻雷震 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 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 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 一座凛生寒。

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 每年前来观潮的游客一直是络绎不绝 也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下墨宝于后世传颂。

三年前杭州知府何文轩在海宁县修建了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大堤 在大堤往后数十丈的地方建起了一百零八座观潮亭 约有两三层楼高。位置较好的三十六座为“天字号” 位置稍差的七十二座为“地字号”。

“天字第一号”位于最中间的位置 是仅有的一座高达四丈的观潮亭 也比其余亭子大了数倍 从远处看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在其顶层靠外的门头上挂着一块匾 上面写着“天下观潮第一亭”。

根据府衙的告示 每个“天字号”观潮亭每次观潮的价格为二十两 “地字号”为十两 而那个“天下观潮第一亭”则需一百两。江浙虽然历来都是富庶之地 但一个普通家庭一年花费也就二十两左右。可尽管如此 只要是观潮之日 观潮亭几乎都是次次满座。有富家公子三五成群前来吟诗作对的 有本地富商来此设宴待客的 也有一些前来公干的官员顺道来此见识这一奇观的。总之 这一百零八座观潮亭每年能给杭州府带来数十万两的银子。

何文轩在杭州府上任已有七年 早些年在民间得了个“何不税”的名号 只因其在户、丁、关、市四税之外总是喜欢巧立一些名目来征收税款。所幸江南民众富裕 而遇到一些真正贫困的百姓也没有过分为难 因此何文轩增税数年并未伤及杭州根本。

而现如今钱塘江大堤已修观潮亭已立 虽说这个收费昂贵有些争议 但在杭州百姓心里 这却是何文轩为杭州百姓所做的最大善事之一了。

据说在修建大堤之前 来此观潮却被大潮卷入钱塘江的每年竟有数百人之多。以往虽有木桩围栏 却也抵不住大潮猛兽。其中也不乏一些水性极佳之人 但在潮去之后能游回来的寥寥无几。

如今大堤建成 普通老百姓于大堤之上观潮依旧不取分文 且再不用担心被浪潮卷走。至于观潮亭收费 则是那些达官贵人的事了。

除此之外 因为有了这每年数十万两白银的正当收入 往年那些多出来的苛捐杂税何文轩也下令免去了许多 故而这两年何文轩的官声也好了许多。

今日是农历八月十八 正是观潮的好日子。天公作美 万里无云 风吹着岸边的柳树哗哗作响。虽说还有将近一个时辰才会涨潮 但是大堤之上的游人已经渐渐多了起来。有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倒是携带了竹凳画板 在等潮之余作起了丹青。

没过多久 从后方的观潮亭传来了阵阵丝竹之声 也不知是哪家的贵人不甘寂寞 带了唱曲儿的姑娘出来游玩 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在观潮亭以北约十丈处 有一条东西方向宽达三丈的大道。据说是为了免去来往贵人车马颠簸之苦 杭州府特意按照官道的标准重新修建的。建成之后 何文轩亲自给这条大道提了名——闻潮路。

在闻潮路上 每隔数十丈 都有一条往南通向观潮亭的小径。两侧种满了各式的花花草草 此时正值桂花飘香。一阵阵江风吹过 散落了一地金黄。

在通往天字号观潮亭的小径上走着两个男子 准确来说 应该是一位中年男子和一个十岁模样的男孩。

那中年男子身着一件青色长衫 中分束发 左腿似乎有旧疾 撑着一根拐杖。那男孩却是一身厚厚的皮袄 脚着一双黑色长靴 戴着一顶宝蓝色的绒帽 竟是也撑着一根拐杖。

虽说已经入秋 天气也开始转凉 可大多数人也就添件长衫 远没到出门需要这全副武装的地步。

走了数丈后 中年男子停了下来 望着少年说道:“少爷 还是让我来背您吧 这江边空气潮湿 风又大 对您的身体不好。”

那少年一手拄拐 一手接住了一朵正在飘落桂花 摇头道:“难得出来一趟 多走走还暖和一些。”少年闻了闻手中的桂花 “还有 丁叔 跟您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少爷 就叫我安晏。”

中年男子知道拗不过少年 也不再坚持:“本想跟您见识见识那天字第一号的天下观潮第一亭 谁知今日杭州知府大人在此设宴 包下了第一亭跟三号亭。也不知招待的是哪个府上的贵人。至于那二号亭 也是很早就被订下了。就连我们的这个四号亭 也是托了人花了五十两才订下的。”

少年抬头看了那中年男子一眼 笑道:“您知道的 我不在意这些 只要能出来走走我已经很满足了。”顿了顿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接着笑道:“若是老爷夫人知晓我俩这般花销银子 怕是要心疼好一阵子了。”

那中年男子冷哼一声并未搭话 嘴角倒是也泛起了一丝笑意。

这主仆二人乃是苏州人士。

少年姓陈名安晏 是苏州府最大的酒楼太白居的大少爷 前些日子刚过完十二岁的生辰。自小体寒多病 看了不少大夫 吃了不少药却是毫无起色。虽说江浙相隔也就三百里 可这也算他自记事以来第一次出远门。

中年男子姓丁名坚 三十五岁。在陈安晏记事之前遍已经在陈家做事 在那时左腿便已经瘸了 可以说丁坚是看着陈安晏长大的。

两人说着话走到了小径的尽头 立马有个小厮迎了上来。定睛瞧清楚这两人却是一愣 一个穿着冬服的病恹恹的少年 一个腿脚不方便的中年。手倒是伸出去了 却是不知道该扶哪个。

丁坚伸手将订票递过去

⇝喜欢看轻轻亲卿写的这个书生有点凶_第一章 观潮(上)吗?那就记住大&米小说移动版的域名damixs.me⇝(请来大&米小说移动版&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沉声道:“我们是天字四号的 你去替我们把炭盆生起来 再烫一壶酒 备几个热菜。”

这小厮一愣 下意识说道:“这个天就要生炭盆……?”

话音未落 只听见“咚”的一声 丁坚将拐杖往地上重重的一杵 地上的这块青石竟是裂了开来。

小厮吓了一跳 这中年男子用的竟然是一副铁拐。忙道:“是是是 小的这就去准备。”

其实在江南极少有酒楼客栈备着炭盆 观潮亭也不例外。

只因前年有个京官来此公干 何文轩在观潮亭设宴作陪 正值寒冬 虽说京城天气远比江南要冷的多 只是这位京官着实吃不消这江南的湿冷 自那之后观潮亭便一直备着炭盆。

主仆二人不多时便来到了四号亭前。虽说取名为观潮亭 但在建造之时 于其四周也垒起了木墙 东西两侧各开了五尺见方的窗户。而正对钱塘江的南侧则是修建了一块露台。因此与其说是亭 不如说是房 只是这位何大人素来喜欢附庸风雅才取名观潮亭。

入得亭内 偌大的房间只有主仆二人显得有些冷清。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 那个小厮将炭盆、热水以及热好的酒菜都端了过来。

陈安晏擦了把脸 只见丁坚刚倒了一盅酒 陈安晏也不客气 过去端起一饮而尽。

丁坚苦笑道:“您这身子不见好 但酒量却是见长 这两年老爷夫人总以为店里有酒耗子 却不知道都是被您喝掉了。”

陈安晏大笑道:“还不是您这个师傅教导的好 那些大夫开的药一点用都没有 还不如饮两口酒来的舒坦。”

丁坚闻言叹了口气 也给自己也倒了一盅 送到嘴边正要入口之时 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吵杂之声。

两人来到窗边一看 原来是杭州府何大人一行。众人虽身着便衣却也是前呼后拥 好不热闹。

两人正要回座继续小酌 却见得对面二号亭的窗户也打开了。

定睛一瞧也是主仆二人 那位长者看上去有五六十岁 头发已经花白 眼神却十分锐利。

那少年公子一身白衣 腰间系着一条淡黄的腰带 手持纸扇正欲打开 突然见到对面窗口的陈安晏 一瞧到对方的衣着 又看了看手里的纸扇 “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陈安晏翻了个白眼也没打算搭理 回头却见到丁坚脸色煞白 已经闪身到了窗户之后。

对面那位长者却是弯下腰 也不知道在那少年公子耳边说了些什么。

闻言后那位少年却是站直了身子 对着这边作了一揖 扬声说道:“适才见到公子穿着 实属好奇 并无嘲笑之意 多有冒犯 请勿见怪。”

陈安晏回了一礼道:“无妨 公子言重了。”

那位长者也朝这边拱了拱手便拉着那位公子进了屋内。

陈安晏正欲回身 又想了想 伸手将窗户合上。回头一瞧 丁坚竟是已经连喝三蛊 笑道:“照丁叔您这个喝法 怕是潮还没来 这酒怕是先要去了。”

丁坚没有搭话 又喝了一盅。

陈安晏将炭盆往露台挪了些 又有些艰难的搬了张藤椅过去。眯着眼睛半躺着问道:“对面的那个老头儿您认识?”

丁坚将原本已经送到嘴边的酒盅缓缓放下 只听见“砰”的一声 这酒盅竟然被丁坚生生捏碎了!

虽说陈安晏早就知道丁坚的本事但还是吓了一跳 回头看了看地上的碎屑道:“你们有仇?”

丁坚深吸了一口气叹了口气道:“我打不过他。”

陈安晏表面不动惊色 心中却是一震。丁坚的武功他是见识过的 虽然说不上是顶尖高手 但擅长的却是轻身功夫 配上其暗器用毒的本事 倒是也能让一些顶尖高手吃些苦头。

丁坚又拿起一个酒盅倒满了酒 接着说道:“我的事您不用操心 您只需要安心养好身体 这便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陈安晏叹了口气道:“我这病怕是好不了了 也不知还能有多少时日。”说着又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半躺着 “只是想到要带着那么多未解之谜进棺材 却是十分不甘心呢。”

丁坚奇道:“什么未解之谜?”

陈安晏扬了扬眉毛道:“比如我的身世?比如您的目的?比如十二年前故事。”

丁坚闻言一惊 端起的酒盅都洒了些出来 他深深的望了一眼那个在露台上缩在藤椅上的少年。!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这个书生有点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轻轻亲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轻亲卿并收藏这个书生有点凶最新章节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李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