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致浏览过剧本,罗南就已经确定,这是曾经看过的一部片子,叫做《窃听风暴》。因为影片缓慢的节奏和灰色沉重的主题,导致第一次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坚持不住,放弃了。

后面又陆续看过两次,没有一次真正看完,大概实在是不对胃口,总是看了开头就不想看结尾。

最后也是一路拖着快进,看了下结局。

电影大致就是讲述一个东德秘密警察窃听者在窃听艺术家的过程中,从窃听者变成保护者的故事。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片子拿到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至于导演是不是弗洛里安-多纳斯玛,罗南就完全没有印象了。

看到罗南合上剧本,托尼-科赫直接问道:“这剧本不错吧?”

罗南笑了笑:“主题很深刻,剧情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听到这话,弗洛里安-多纳斯玛心中一喜,这是对于自己剧本的认可?

托尼-科赫跟罗南认识多年,也是老朋友了,知道他选择电影的要素,当即说道:“有价值吗?”

主题深刻有内涵,或许在欧洲能吃得开,但在好莱坞,基本没多大用。

罗南看向弗洛里安-多纳斯玛:“你想过没有,这部片子需要多少资金才能拍出来?”

弗洛里安-多纳斯玛立即回答道:“200万欧元……”话刚说出口,他想到之前那些德国公司的拒绝,连忙改口道:“200万美元就够了。”

罗南轻轻点了下头,将剧本放在一边,制片预算不算高,特别是对目前的相对论娱乐来说。

如果这种片子要1000万美元预算,他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因为影片的类型和主题就决定了,哪怕是好莱坞拍摄制作,即便拍出花来,市场也极其有限。

对电影市场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不难看出这一点。

而且影片在北美不会有太大的市场,这片子估计在欧洲更受欢迎。

东德和西德,以及柏林墙,当年是世界级的热点事件,但那是十多年前了,以美国人的健忘以及对海外的冷漠,对这种片子感兴趣的人恐怕很有限。

如果能在奥斯卡上有所收获,情况或许会好一点。

罗南根据这几年运作电影的实际经验推测,这片子能像曾经那样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话,或许北美票房有希望冲击1000万美元?

这也要看运气。

然后就是海外市场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最佳娱乐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白色十三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色十三号并收藏最佳娱乐时代最新章节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