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麟经养兵诀》,而不是之前聂卧龙所说的《浩然养剑诀》——正所谓佛亦有火,佛也会杀人。而文质彬彬的文人胸腹,同样能生出杀伐刀兵,此乃《麟经养兵诀》的真实释义。

书卷名的差异倒好解释,聂卧龙毕竟是从零零散散的故书堆里,引经据典所整理获得的信息,多有推测武断之处,难免出现纰漏不实;他那时还说正气有一百零八道,每一道都可以化气成剑,亦能合而为一;此事同样要经过商榷验证。

宁采臣躺在床上,慢慢理清思路——

在儒家功法体系内,正气无疑是其中的基础法门,最为核心,修炼不出正气,一切都枉然。但想修炼出正气,谈何容易?而宁采臣的正气也不是自家修炼出的,而是继承自圣贤孟子的精气力神。

正气一百零八道,说的是正气可以激出来的数量上限。换句话说,当你拥有一百零八道正气后,便表示你的正气法门已达到圆满境界,可为下一步修炼儒家神通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当然,即使拥有的正气数量达不到一百零八道,同样也可以修炼儒家神通——前提是你必须具有儒家神通法门;另外,正气数量不能少于一定的数目。否则正气基础太差,承受不住神通法门的冲击,则会受到反噬,重伤甚至死亡。

宁采臣便是如此。

他激拥有的正气才三十六道,接受《麟经养兵诀》时心神大受打击,以致受伤吐血,几乎撑不住整个神通法门的教授过程——其实他还算好的了。如果正气只有寥寥几道,贸然去学习儒家神通,别说吐血,心肝胆肺都可能被震碎,死于非命。

——修炼道法,筑基第一,然后再讲究循序渐进;这个道理对于儒家功法而言,同样适用。

现在宁采臣悠悠醒转,想动验证一下刚学到的《麟经养兵诀》的实战效果都不行,只能动起念头,观想本心的仁者弘毅意志。

脑海茫茫,本心形象当空而立,已经产生了一种玄妙的变化——双手不再空空如也,右手翩然地把握到一把通体白蒙蒙的板状武器,尺余长,吞吐不定。虽然不是那种光芒耀眼,寒锋凛然的状态,也看不出是什么具体形状,但掌握在手中,自平添了许多气势。

通过理解体会《麟经养兵诀》的文章道理,宁采臣约莫知道眼下他虽然学到了儒家神通,但只处于刚入门的“兵胎”阶段。

《麟经养兵诀》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兵胎、兵变、兵解。

兵胎阶段,指的是神兵体势未生,犹在养成。就好像剑刃还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生聊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始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始王并收藏重生聊斋最新章节十七章:替国除妖(下)——第一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