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飞这辈子从零开始做企业,之所以能发展的快,除了先知、个人能力这些大的原因之外,在具体细节上,也用了很多‘金点子’,小手段,闪光的营销策略。

这其中有很多的点子和办法,都是他上辈子从mba或者其他地方听到的,学到的,然后拿来使用。

用飞艇做广告,就是其中一招,在新时代才起步的时候,只花了小几万块钱,让整个滨海市一夜之间就知道了这么个英语补习学校。

这一招的具体出处,梁一飞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就是来自这间房间里,秦池酒业的孔老总。

1990年初,部队转业干部孔长姬来到了秦池酒厂,当时的酒厂,年产量不足一万吨,产值不到两千万,五百来个员工,有一大半都像大多国企一样混吃等死,虽然谈不上破败,却也绝不是什么好企业,自产的秦池酒几十年没有出过潍坊地区。

虽说鲁地向来是白酒生产和消费的大省,可是,当时省里已经有了拳头产品孔府家酒,凭借其独特的孔家文化背景和北京人在纽约热播热度后的主角代言广告,红遍大江南北,相比之下,秦池酒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

全省像这样的酒厂,没有二十家,也有十几家。

真正打过仗的孔长姬不是个混日子的人,来到酒厂之后,心中就有那么一股子‘不服气’。

凭什么?

凭什么你孔府酒就比我秦池卖得好?凭什么都是孔子故乡,你就能打文化牌,我就只能瞪眼看?

说句玩笑话,瞧瞧我这个名字,要说打孔子文化牌,那也该是我。

所以上任伊始,孔长姬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要做,就做全国顶尖的酒厂,之后更是一天都没闲过,开始全国各地跑市场。

说句体外话,孔长姬的不服不忿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时大部分企业,做得是市场而不是质量,单纯从酒的口感质量来看,秦池和孔府并没有明显的优劣,只是个人口味略有不同罢了。

这即奠定了秦池和孔府竞争的资本,也注定了,将来这些把精力全部放在市场而不注重自身研发的企业,会逐渐衰败。

当年的白酒产业想要打开市场,走得都是三北路线,从东北、西北、华北下手,得三北者称诸侯,得京沪者得天下,孔长姬也不例外,第一站,就来到了东北。

东北这疙瘩,简直就是白酒的天然市场!

问题是,东北虽然适合白酒销售,可东三省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生燃情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银色纪念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银色纪念币并收藏重生燃情年代最新章节第603章 相亲(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