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走了没几步,唐伟东忽然停住了脚步,沉思起来。

这个年代想读书的人很多,可求学的途径太少,那一点录取率,刷下了太多的适龄年轻人。等到扩招之后,教学质量却又下降的厉害,学的东西没法致用,学校更多的变成了一个名利场。

不敢说百分之百吧,但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跟他们所学的专业,毫无干系。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时,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一线所需要的大量技术工种,和蓝领工人却严重不足。

甚至社会上流传起了一个笑话:月薪三千?那只能招个大学生,技术工人这点钱是绝对招不到的。

或许,自己可以未雨绸缪,进军一下教育领域。或者,办所大学,办点技术性的大、中专学校和技校,也是不错的呢。

一个是可以为自己将来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做一个人才储备。另一个,就当是行善了,提前让更多人孩子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学点技能傍身,不至于以后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后来的以挖掘机出名的那个某翔,以厨师出名的某东方,还有南山的那所学校,之所以能赚钱,能大火,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是专门培训专业技能人才的吗?

而且,唐伟东并不是异想天开,自己老师的门生故旧,很多都是在教育部门位高权重的人。只要自己想,完全可以通过关系,来办成这件事!

民办大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六七年前国内就已经出现了,近几年数量更是有增无减。多一所不多,少一所不少,政策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唐伟东要办,肯定是正儿八经的办,不是像某些人那样随便租几间房子,找几个老师,搭一个草台班子就招生的,那样的野鸡大学。

只要他舍得砸钱,又有老师余荫的助力,假以时日,绝对能办成一所,类似于五道口技院那样的学校,或者像世界上的那些著名学府类似的存在。

因为,唐伟东的学校不属于国立,这样就避免了外行领导内行,将学校变成急功近利的名利场。他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出现和发生。学校,就该是教授学生生存技能的地方!

想到这里,唐伟东扭头又走回了老师的家里。

看到唐伟东刚出去又回来了,在坐的几人忍不住惊讶的问道:“你这刚出去,怎么又回来了?落下东西了?”

唐伟东摇了摇头,对着老师和几个师兄,挺直了胸膛说道:“老师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生于80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头铁老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头铁老汉并收藏重生于80年代最新章节第3434章 大家都是说说而已,你兔家怎么还当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