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100万现金,县长帮忙从县里的银行以饲料厂的名义贷了五十万,自己只需要出五十万就行了,这就不至于让自己手里的买卖伤筋动骨了。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唐伟东出的这五十万,他打算从饲料厂的公账上借,等饮料厂盈利了,再还回去。虽然都是自己的钱,但唐伟东不想让手下的各个产业之间有什么财务上的牵扯,借钱可以,必须要走公账,各产业财务独立核算,也是为了避免以后不必要的麻烦,弄成一个糊涂账。

不仅如此,这次谈判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德国人当场签订了二百多万美元的浓缩果汁订单,其中有几十万是顶账设备的,剩下的二百多万美元,才是真正的订单。

德国人为什么敢向一个还未投产的厂子下订单?一个是对他们来说一二百万美元的产品,不是个多么夸张的大单,他们可以一试,就算赔了也赔不了多点钱。二一个是,生产的设备是他们提供的,人员是他们培训的,生产也是他们的人指导的,所以在产品质量上有保证,他们放心的很。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太低了,同样的产品,和他们在本国生产的比起来,利润要高上数倍。资本家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赚钱么,有这么个机会他们当然想要尝试一下了!这二百多万美元的小单,就是他们的一次投石问路,如果合适,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大的单子等着唐伟东呢。

面对这个意外之喜,县长和何新华都喜不自胜,名义上这次可是他们带队亲自谈下来的,没想到一次出马,就拿下了这么大出口创汇的单子,这就是政绩啊,谁要不服,那他也可以自己去试试。

二百万美元或许对德国人来说不算什么,可对现在国内那浅可见底的外汇储备池来说,尤其是对一个穷的底掉的农业县来说,那就是一场甘霖、一笔巨款啊,今年县里的创汇任务估计会完成的很轻松,县长乐的嘴都快歪了。

唐伟东却很不满意,要知道1993初,朱老板采用信用证的方式,“赊购”外国的生产设备,可是顺手签下了800万美元的大单。除了一部分是用来抵扣设备费用之外,剩下的订单分五年期供完,一年就是100多万的销售额啊。而这次唐伟东费心巴力的才签了个三年期二百多万的单子,平均下来一年还不到100万,怎么能让他满意呢?

而且那时候国内人民币已经经过一次通胀,没现在这么值钱了,美元却相对的更值钱了。同样的一美元,在1986年能兑换3.5人民币,到了1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生于80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头铁老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头铁老汉并收藏重生于80年代最新章节第3434章 大家都是说说而已,你兔家怎么还当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