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听罢岑参的解释,点了点头笑道:”正是!“至此,我们对于宫宴下毒事件的真相基本已是了然于胸,我心里对忠王父子和杨国忠更为痛恨。尤其是忠王父子,以前李林辅关于忠王谋害我父亲的言语又涌上了心头。不过事有急缓轻重,况且,目下的形势也无法以这暂无实据的下毒之事来处置他们。我默想了一下,问向李泌道:”长源可曾知会吉温着手杨案之事?“

李泌闻言一愕,微一转念间,他立知我要以贪赃枉法之罪处治杨国忠,并以此为契机,展开肃清吏治的计划。李泌便再次出言劝谏道:”殿下可曾想过,杨国忠一旦得知自己祸罪将至,必定会说出殿下冤谋李林甫之事!这对于殿下来说,虽成不了什么祸患,但世人又能有几人明白殿下的苦心,此事终是有损殿下的形象!殿下执政之初,整肃吏治,推行改革,百事待举,殿下更应该慎言谨行,注重形象才是,而且宫中的反应也需要顾及呀!“我以手轻揉着太阳**,思量着说道:”长源所虑大有道理。不过,本太孙倒有应对之道,若是杨国忠罪证确凿的话,可令信东率军拿下杨国忠,押至于天策府,由本太孙会同右相、左相等一干人于祟政殿讯问,俟杨国忠直承其罪之时,即刻正法!并随即下令展开整肃吏治的行动,如何?“

杨泌听罢眉头一皱,略一思索,便出言说道:”殿下的构想虽说极妙,但太过于一厢情愿。其一,一旦拿下杨国忠,五杨同气连枝,必然会惊动宫中人等,不知殿下怎么处待?其二,杨国忠为人骄横,朝野俱知,殿下如何能令他甘心地俯认罪呢?其三,陈、裴二相等人,虽则是太孙殿下的亲信臣子,但那冤谋李佞之事,也须避讳一些,不与闻之才好!特别是那耿介异常的左相裴宽;其四,杨国忠虽然贪赃枉法。私欲误国,但终归是朝中的重臣大员,若非万恶重罪!怎能立即处斩?此中四点,望殿下明察!“郭子仪与岑参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李泌所说的建议。

我放下揉着太阳**的右手,无意识地抚着颌下,针对李泌所提的四点想了想,心中蓦地一亮,我当即说道:”长源所提的前三个要注意的地方,本太孙心中已经有了对策,三位卿家倒不用忧虑。至于第四点,有道是‘乱世用重典’,而今虽非乱世那般烦乱,但本太孙甫执国政。也是百事待举,为整肃吏治,为颁行新政,在立威立信之际,从重从快地惩处杨国忠这国之蛀虫、众贪之,想来也无不当之处吧!“李泌一阵沉吟,显然是以为我泄愤报怨的心切之下,避重就轻地只回答第四个存在的问题。

岑参沉吟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振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为的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的是并收藏重振大唐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