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清楚地知道,我是顾念皎玉公主的情分,不想太触动南诏的利益,所以才有所迟疑。当下,岑参近一步地解说道:“那些名品在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在湖州有顾渚之紫笋;在东川有神泉、兽目;在峡州有碧涧、芳蕊;在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在夔州有香山;在江陵有南木;在湖南有衡山;在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在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在婺州有东白;在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在寿州有霍山黄牙;在蕲州有蕲门团黄。凡此种种,遍布大唐东西两川以及长江、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如若将这些老品名茶依照殿下之法焙制,舟车相继,售卖于内境外域,那将使我大唐的财政收入,生怎样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又能使多少民众饮衣食无缺,甚至因此而富裕起来?望殿下细思!”

听了岑参的话语我心中矛盾不已:历史上,剑南巴蜀就是中国茶业的摇篮,于玄宗皇帝时渐盛。每临科举,朝廷为了除去科考人士的疲乏,常送茶汤入试场,被称为“麒麟草”,因此饮茶风俗渐及于文人。以后随着前来大唐帝国朝拜和贸易的外国使者及商队,走向世界。茶与丝绸一样,给中国也带来了许多的利益和荣誉,几乎成为了中国的代称,我怎么会不知道茶所蕴带的能量呢?然而,虽然我并没有与南诏讲明,是独一的合作,抑或是可以在别处随意经营作坊,但是。在道义上,我应该对南诏的经营状况负责,何况其中还有皎玉?我如果按照岑参的话去做,会不会使新制茶业刚刚建立的南诏濒临困境呢?

看着我依然处在矛盾之中。岑参适可而止地转移了这个话题,继续言道:“其二,往日长安城外,别的河渠姑且不论。只算郑、白二渠,溉田有四万余顷,而今富户大贾,竞造碾碨,止溉田一万许顷。长安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繁华大都,现今粮食长途贩运繁忙。南粮北运规模浩大。微臣以为,在长安周围的河渠上,特别是郑、白二渠上,不可以大量兴建了用水力作为动力的碾硙,即便是建有些许碾硙,也应该收归朝廷。如此一来,既增大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两京间的粮食供应,又可利用碾硙做磨粉、酿酒、酿醋、制酱等粮食深一步的加工,为我大唐国库增添财富!”岑参的这一个建议说罢。李郭二人连连点头。我暂时不再思考茶作坊之事,思绪随着岑参的话语运转着。富豪之家为了获得巨利,确实阻拒水流,私作碾坊,连杨妍所交付给我的产业中,就有碾坊十余座!

现在我对岑参将要提出的建议更是期待了,包括李、郭二人也精神贯注地听着岑参提出的方案,脸上都满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振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为的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的是并收藏重振大唐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