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儒生神态之间对高尚有说不出的佩服,他轻叹了一声说过:“而做为安禄山手下第一谋士的高尚,真是智谋过人,他眼见大唐江山在殿下的整治下,日渐焕出新的盎然生机,如果再任由殿下继续无扰无忧地继续励精图治,那么自己的君主就怕再无出头之日了。因此,他令渤海第三代国主大钦茂,传言要联合诸多国族合力以图自治!大钦茂因国力孱弱,兼之深知安禄山的阴狠强大,自己身在安禄山的羽翼之下,不敢不从。这样一来,如果殿下下令平卢,出击渤海,则安禄山趁机增军兵添军资,实力暴长,进可与殿下抗衡,退不失为一方之主!高尚也料想到,以殿下文韬武略样样皆通的不世雄才而论,或许不会就近遣派平卢军镇出兵。而一旦殿下如此选择,就绝不会委一军之将远伐渤海!因为在道理上说不过去殿下为何要舍近求远,举目满朝武官,除了老将王忠嗣外,再无声望名位在安禄山之上的将军了!而王忠嗣身领岭南五府经略使,隔山差水更不可劳兵伤财地前往渤海,所以殿下只能亲身领兵前来。而殿下只要亲身前来,高尚就会驱兵设计阻住殿下的退路,而后就会连结奚、契丹、室韦和靺鞨等各族兵将,大概二十余万的兵力,先擒俘殿下,再挑动忠、永二王争位自立,使大唐朝野陷入混乱!然后,安禄山便率军南下,攻略整个大唐江山!当然,殿下还可以选择按兵不动!但殿下若是真的如此,这安禄山也就理所当然地肩负起平定渤海的责任。可以应当所份地要兵要粮要军械要银两!”

这儒生略微停顿了一下,轻轻地润润嗓子,然后继续说道:“所以,高尚精心所设的这个计谋。不论殿下如何应对渤海之事,安禄山都会获得巨利!然而,殿下明知安禄山包藏祸心,心有不轨。却犹然亲来,却更是最不当的选择!要知道现在的大唐皇族,再没有一人的才智能胜得过殿下,可以说殿下一身肩担着大唐万千黎庶的福祉,怎能如此轻涉险地?而草民深为赞同殿下地两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草民在推知其中因果以后,甫一得知殿下东进,便由蓟州一路寻踪而至,以期可呈谏议于殿下!却不料殿下军旅神,将及莱州,草民才得见遇王师。无人引进之下,便不揣冒味地佯哭作声,以求惊动殿下!草民妄悖之处,还望殿下恕罪!”这儒生言罢,躬身求恕。满帐将佐却随着他的话语都陷入了深思。

思想着这儒生的言语,我心中不觉一动,蓟州地属范阳军镇的东北边缘,处在范阳与平卢两大军镇之间,他到底是谁?怎么能把高尚的狡计推演的这么透彻?心念转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振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为的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的是并收藏重振大唐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