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琦闻得我的问询,面上微现一丝尴尬之色。我知道,他是想起自己适才流露出来的轻商态度,而我恰恰又是个粮商!为了摸清第五琦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观点看法,也为了缓和第五琦的尴尬,我连忙出语说道:“我们三人一见如故,小弟也毋用讳言:小弟自离书斋,涉身商旅,不过半年时间。但见所遇官吏文士,多有鄙薄从商者,因此,小弟心中抑郁非常,却不知从商者到底有何罪过,落得地位如此低下?是以想请教二位兄长,世人对商家为何有此看法,还望二位兄长有教于我!”

第五琦闻言面上的神色渐渐恢复正常,慢慢思索起来,刘晏沉吟了一下言道:“商者,交易之媒也。本来,他们是保持物价的相对平衡,使货物各得其需地流通起来,以促进人们生活展、交流的人,于国大有益处,虽有些利润,但他们也是有投入、有风险的。而且,自古以来,爱国多智的商人也不在少数。既有郑国商人弦高,用十二条牛犒劳偷袭郑国的秦军,使其不敢攻郑,上演了富商救国的一幕;又有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而后急流勇退经商致富的范蠡。按说,商人是应该博得朝廷和人们的尊敬的!”

刘晏话至于此,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复又接着说道:“所谓‘成周既成,迁殷顽民’,二位贤弟当知,商人的起源由来,商人就是被周朝视为顽民的殷商遗民!而周朝之后,历朝历代无不强调以农为本,百姓们的税、赋、役三重的责任,也要求人员的固定。以方便税赋的收取,便于劳役的支派。而商人的特性是随利而走,当然不会受朝廷的欢迎。

而且,大多数人只看到商人在流通领域高卖低买,赚取中间差价。便认为其奸黠狡诈。不事生产而徒分其利,反害农桑,故有重农抑商一说。加之见之衣鲜宅豪的妒嫉。在大臣和文士酸儒的刻意描述和诱导下,商人形象日渐沉沦。商人也就没有合理的地位,只能在官民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我从没有听到过关于商人如此透彻地分析,如今依着这话想来,事实确实如此!我心里不由暗暗忧急,当今时代,我大唐国力鼎盛,却空放着巨额利润的商机,白白便宜外国异族:胡商遍布大唐各大都会、名城。水路上宏舸巨舰,千舟万艘,往还繁忙。而我国接近整个士族阶层却抑商轻商!这怎么不让我为之忧急。

我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前世时的一个现象:那些最早下海经商的人里面,最多的是广东、福建、浙江一带,一贫如洗的文盲农民;其次是城里那些在别人的眼里。没有出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振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为的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的是并收藏重振大唐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