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位官员急忙礼拜参见,口中称道:“臣姚州别驾(判官)张备(刘幼)拜见福王千岁”,我微然一笑,亲手将他们掺起道:“两位免礼,快快请起。”

阁罗凤闻听剑南节度使当面,双眼立时神彩飞漾,语含欣喜地说:“久闻福王殿下声名,由‘抓周识轻重’、‘岁半习诗文’、‘一句改王名’、‘赋诗定皇储’、‘轻解汾州题’、‘巧辨黑白罐’、‘忧亲夜白头’等事上可知,福王千岁真是仁孝睿智!我等外臣实所不及,却不意竟在此相见!”因南诏份属唐朝属国,而我又是真正的嫡系皇孙,所以,阁罗凤口称“外臣”。我心里暗,靠!阁罗凤,我的丈人啊!自己的亲戚哪用得着如此疏远见外?!表面却依如常礼地逊让:“王爷过奖了,小王见浅识薄,倒让王爷见笑了。本来,我们两地紧邻,小王早该前往聆听教益。然自父母见背,小王实是悲不堪情,懵懵十载,碌碌而过!今日得见云南王,确是小王之幸!”

阁罗凤闻言心中更喜。要知道,南诏穷山恶水,长年云遮雾掩,大部分地区贫苦落后。阁罗凤之所以没有任何保留地充当唐朝在西南边境对付吐番的前锋,是想借助大唐旺盛的国力,先进的生产技能,期望能改善国民的生存条件,来改变自己国家的贫苦命运!为此,他甚至于模仿唐朝的行政体制,地方组织多是军政一体,将南诏分为二都督府、六节度使、十崄(相当于大唐的州府),并派谴自己的王权继承人凤伽异到唐朝学习。然而在大唐地连南诏的姚州,南诏军民却经常受到很多大唐官吏、兵将的勒索欺辱。阁罗凤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大计,极力约束激愤的南诏臣民,但他内心又何尝不义愤满怀呢?如今,作为管辖包括姚州在内,共十三州军政大权的我,对他如此谦和有礼,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张虔陀在一边陪着笑脸,看着我们融恰的样子,心中龌龊地暗思:南诏不过是依靠我大唐立国的附属蛮夷,福王殿下怎么对它的国主如此谦和礼遇,莫不是看上阁罗凤的女儿了?忆及皎玉公主的风姿,他不禁垂涎三尺。心念间,不由神游物外,琢磨着如何把皎玉公主搞到手。看着他隐忍不住的贱笑,我暗暗担心。据前世史书记载,好象这个家伙沾污阁罗凤的妻女,才迫使阁罗凤叛杀了他,成为吐蕃的属国。安全起见,必须把皎玉公主带离这个险地,我可不想头顶绿油油!至于丈母娘,嘿嘿,我就鞭长莫及了,反正她是阁罗凤的继室,并不是皎玉公主的亲娘,南诏对唐朝的背叛,毕竟得需要强力的导火线。

“外臣在此已搅扰张大人很久了,就此告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振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为的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的是并收藏重振大唐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