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在选择自己域外的出路时,虽然有高尚、高秀岩等别有用心的撺掇,史朝信及部下将僚却也不得不慎重考虑,用了相当的时间来商议、打探,在分析了大唐东北、东部和东南周边各方国家、部落的军力和展空间后,有八十余年前白江鏖兵的战力借鉴,最后才选择了兵渡东瀛。

然而,一方面因为史朝信等人已经深知东瀛之地不止有丰富的金、银资源,而且其地多山多峰,气候不一,入倭作战在船舰,次在军资装备,至于曾经仗以纵横的战马,却少有用武之地!后来,大唐朝廷解决了自己一筹莫展的东渡船舰问题,船舰虽不能据为战用,但却更应该加强自己,军队的军资装备!为了多多准备军用物质,而军中战马又在东瀛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史朝信衡量再三之下,自范阳一路行来,在令狐潮的“帮助”下,以战马换军需。到登上东渡的船舰时,军中战马已经不足百匹!所以,现在的史朝信部已经没有了骑军!

众所周知,在平原地区的战阵之中,无险可依的步兵妄图抵御骑兵的攻击,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除非步军有所依恃,比如:扎马钉、陷马坑、连环弩与拒马压叉等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或者李泌所知的却月阵拒敌之法等,否则以步御骑真的是痴人说梦!

由于史朝信部下原是东北叛军主力之一,既有汉人、突厥人与契丹人,也有奚人、室韦人和鞋鞠人,在安禄山多年恩威并重的笼络收买下,队伍的本性就如同豺狼般地贪婪凶虐,而自入倭以来,在连胜之下,以及史朝信所颁杀男虐女、阉男为奴的一系列将令,更激了史朝信部流匪般的享受暴虐性情!围困倭奴朝廷的三营立寨之初,更自以为后方稳固,为了免得浪费“享受”的精力,就托大地在南面营寨几乎未加什么有效的防御工事。如今我大唐骑军冲锋而来,田承嗣军上下如何不惊骇非常!

田承嗣军中号令纷传,在刚刚布就的大约近二万将士的步兵圆阵,倏然分出千余人左右的兵力,分列六层横截在我军前进的路上,六层阻进敌军的布置是两层方盾、两层长矛铁槊、两层弓弩,田承嗣军的大部将士却疾然而退!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千余人等同炮灰,只是田承嗣暂缓兵进的一个手段。然而,这千余人的拼死阻击也不过缓进一时,眼前并没有什么峡谷崇山,也不及挖陷马坑,至多不过凭着寨中的辎重丰和寨北的拒马,可以拒御一下我军的进攻!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理,任凭田承嗣有通天的能耐,纵然采取弃小保大的断腕战法,在如此多方面不利的情况下,他根本不能构建特别有效的防御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振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为的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的是并收藏重振大唐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