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长安繁华似锦,九天的金乌也比剑南和缓了许多,大街上,行人往来如梭,有为生计奔波的商贩,有进京游历的文人,更有金碧眼的外族访者。

看着锦华繁盛的长安城,我暗暗叹惜,在这金玉辉煌的表象之下,煌煌大唐已变得枯腐暗淡、蛀虫肆虐!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危机,是权力阶层日渐靡糜的荒淫和索求无度的**所累积的结果。

我本来可以拥带三千人的卫队,但是我不想如此地招摇。要知道整个大唐能拥领三千人卫队的官员,几乎屈指可数,开元年间只有军神王忠嗣,现在也只有我和安禄山!即便同样是身兼节度使之职的忠、永二王,也只能拥领相当于左、右神策大将军的二千人卫队。我之所以得以拥领三千人卫队,主要是皇帝爷爷惟恐有人不利于我,因疼惜我而特加的恩惠。此行前来长安,为了行途上的轻便,更为了彰显我简朴而不骄奢的作风,我却只带了三品上阶统军大将军的卫队人数——五百人!

然而,虽说是区区五百人数,却可抵敌数倍于已的悍勇之师,因为他们是师父培以丹药练训而成的级精锐——攻坚营!

原本,我只是想带部分新三卫的将士,封常清等人却再三劝谏坚持,让我为安全计,把攻坚营全体充成为我此行的卫队,鉴于此行的莫测性,我也就依从了他们的建议。

穿过数道大街,我来到夹城南部的府第。望着已经更名为福王府的寿王府,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也使我心头泛起百般滋味。看着那些列队恭迎而又依稀相识的王府管事们,顿然涌起难以言喻的恍惚,仿佛又回到父母都还健在的时光,母亲殷殷看顾的慈颜、父亲满是宠溺的眼光,让我一阵心酸一阵痛,再也没有心神多作停留,简单地讲了几句励勉的话,就遣开他们,回到我原来的小书房,新选的亲随孙六和卫队头领紧跟而进。

我这支卫队的头领是风道顺,风道顺是师父他老人家在攻坚营中最为看重的五人之一。当时师父练铸攻坚营,现有三个汉子资质特别聪慧,便又选两人,对这五个人加意栽培,并指这五人分别统领一百人,相互轮流进行磨练对抗。姚州大捷后的整改中,兼掌攻坚营的封常清经过反复考较后,任命风道顺为自己的副手——旅正。余下四人连同又甄选出的一人同为团正。

我命孙六分别备了六份茶叶,准备稍一洗漱便进宫面圣。这时,王府的老总管恭声求见,我对印象中忠诚而又沉稳的老总管当然不能拒见。老总管深深地看着我禀道:“圣上曾有旨意,请小王爷只要回到长安,即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振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为的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为的是并收藏重振大唐最新章节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