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版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十分成熟的脑波控制系统,每艘战舰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完全控制,非战斗情况下,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代替人脑执行巡逻之类的常规任务。

也就是说,新型生物战舰只需要两位乘员,加上备用人员,也只需要三人而已。

必要的情况下,一个人操纵生物战舰也能进行战斗,只不过一个人很难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战场上的方方面面,战斗力顶多发挥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徐世杰戏称这种生物战舰是把战舰彻底战机化,并亲自给新型生物战舰取了个代号:青冥。

青冥的愿本是青天、天空的意思,虽然与生物战舰的情况贴合,但背地里颇有些人认为徐大部长取名的水平一般般。

至此,军方定下了以机械战舰为主,生物战舰为辅的高低搭配格局,不过一号实验室拿出来的只是初步方案,除了原样提供给美、欧两方之外,自用版又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改进。

比如更改青冥战舰的dna,从基因层面将各种强悍宇宙生物的内脏植入;比如改进生物战舰的外装甲,提高防御力;比如改进外置武器,提高攻击力;比如改进内部控制系统,通过调整dna的办法,令生物战舰原本应当生长大脑的位置长出一个长近三百米,内部中空的梭形骨质空间,技术人员把这个生长在青冥体内的骨梭形象地称之为骨核。

骨核本质上就是充当核心区用的,等生物战舰彻底长成。技术部门直接在骨核里安装各种控制设备和生活设施,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动力设备和磁力引擎。

骨核与生物战舰体内的任何一块骨头都没有硬性连接,危急情况下,骨核可以抛弃战舰本体,启动超光速引擎逃之夭夭。

经过为时几个月的一系列的改进,青冥战舰才正式定型。

军方在这几个月里并没有闲着,趁着难得的空档,在十几颗生态行星上建立了培育中心,青冥战舰一定型,这些培育中心就立即开始着手培育充当战舰载体的宇宙生物。

根据军方的计划。未来还将有更多不适应移民的生态行星成为青冥战舰的“生产基地。”

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全力以赴的同时。情报部门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

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美、欧两方,主要是监控两方得到石生兽情报之后的动向。

动向比较清晰的是美方,经过这些年的默默发展,美方已经在碟族的后方悄然建立了七颗殖民星。虽然所有公开的迹象都显示美方并不相信石生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重装突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金属裂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属裂纹并收藏重装突击最新章节后记及新书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