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十三年十月,天气初寒。

洪承畴与辽东巡抚邱民仰按兵部尚书陈新甲的计策,兵分四路,一路由洪承畴亲自率领,出兵六万,自沈阳出,进驻铁岭,兵窥皇太极所在之地开原。同时,另一路兵马由大凌河出,由总兵祖大寿率领两万人马,向北进入内喀尔喀一带,意图直捣皇太极侧后;第三路兵马则由吴三桂统领,人数三万,沿辽河西岸北进,与洪承畴本部成并行之势;第四路两万兵马则由玉田总兵曹变蛟统率,经抚顺,过尚间崖,自东南方向进逼开原。四路兵马共十三万,其中马兵四万。然而,出于谨慎,洪承畴虽然受到了樂祯和陈新甲的双重催促,却依然下令各路兵马徐徐而进,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勿轻浪战。

不过,洪承畴虽然小心,但他的这一进兵方式却还是让许多人吃惊无比。因为,他的进兵方式,简直就跟当初萨尔浒之战时,明军的进军方法如出一辙。四路齐出,兵力分散,却要去面对全部退出了城池,在平原上虎视眈眈的八旗铁骑。要知道,现今的满清,也就是原先的后金军队在军事上的连连胜利的历史经验就是:其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其二,挥平原作战的优势,与敌人进行野战争锋;其三,挥聪明才智,里应外合。相反,明朝在军事上连连失败的历史教训就是:其一,不会使用“凭坚城,用大炮”的战略优势;其二,分散兵力;其三,弃能任庸。

洪承畴在这个时候确实不能采用“坚城利炮”的方法,因为樂祯和陈新甲都在后面逼着他前进;也不能算是弃能任庸,这一战,除了他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麾下九大总兵个个都是边镇出身,能征善战;可是……他分了兵。

正在开原的皇太极深知八旗军不善守城,本就决定野战求胜,看到洪承畴地这一进兵方式之后,立时大喜。立即命令刚刚获释的豫亲王多铎率领一万骑兵为先锋,前往尚间崖阻挡曹变蛟部,自己则与多尔衮亲率好不容易重新纠集起来的满清八旗与蒙古兵主力,总计五万人马,前往迎击洪承畴。希望能以迎头痛击之势,先一举将洪承畴击溃,彻底打破明军的信心,再回转兵马,将祖大寿和吴三桂各个击破。然后,与多铎两路夹击,将实力最弱地曹变蛟部消灭。可以说,凭借着八旗军的强悍战力,以及骑兵的度,皇太极的计划有着很大的成功希望。

然而,皇太极没有想到,洪承畴的主力根本就是“银样蜡枪头”,在得知八旗主力已出开原,并且与其前哨接战之后,这支部队居然立即退缩回了铁岭,度之快,根本一点儿都不像是一只由数万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后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古龙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古龙岗并收藏后锋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统